《工厂法》与民国纺织业:基于利益集团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30 06:08
本文关键词:《工厂法》与民国纺织业:基于利益集团视角
【摘要】:利益集团理论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研究范式。通过撷取《工厂法》的制度变迁案例发现,利益集团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民国时期《工厂法》和当时纺织工业的交互性影响作用。纺织业在《工厂法》的视域下,可以实现较为明显的利益切割,作为一个利益团体开展活动,《工厂法》和纺织业间形成了交互作用的效果。一方面,通过积极的策略行为,纺织企业有促使《工厂法》的关键条款延迟实施或者进行有利于资方的修订。同时,《工厂法》也起到了引导和改善纺织企业行为的作用。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利益集团 纺织业 《工厂法》 交互作用
【分类号】:K262.9;D929;D922.29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利益集团”是指建立在某种共同利益需求基础上的,致力于对公共政策的走向施加影响,在公共政策方案选择中满足自身利益诉求的个人或者组织[1]。从建构主义视角看,利益集团并不是天然存在的,是公共政策自身作用的产物。公共政策调整会对既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晓坚;;忍受苛待与近代农民工的道义经济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2 池子华;梁e,
本文编号:1116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11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