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生水管理立法及其镜鉴
本文关键词:美国再生水管理立法及其镜鉴
【摘要】:美国作为再生水利用的先行国家,其再生水管理立法较为系统和完善,联邦立法层面的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机制及水质标准体系有效地衔接了再生水管理法律制度,同时为各州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再生水管理框架。在此框架下,各州依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公众态度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再生水管理立法体系,以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最为典型。较之美国,我国再生水管理立法明显滞后,缺乏必要风险防范和监管措施,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再生水管理立法有关立法权分配、成本效益分析、立法导向等方面值得我国借鉴。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基金】: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法治的生态转型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4ZDC030)
【分类号】:D971.2;DD912.6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水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世界许多地区的可用水资源已经接近或达到极限,污水处理后再生利用无疑成为开拓水源的可行方法之一。较之发达国家,我国再生水利用起步较晚,再生水利用是从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工作开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谭添;;再生水:缘何叫好不叫座[J];时代风采;2013年01期
2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J];西宁政报;2012年05期
3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意见的通知[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12年13期
4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13年12期
5 ;科技装备[J];新安全 东方消防;2014年03期
6 ;2005年北京市政府19项工作重点[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05期
7 张小青;;新老代表的建议“接力”[J];中国人大;2013年1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月红;;发掘再生水价值,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沈坚;;推进浙江省再生水利用的途径及政策建议[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3 贾凤伶;刘应宗;;基于循环经济的再生水利用模式及对策探讨[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4 唐福生;李殿海;李育宏;;天津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现状分析[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甘庆午;任丽艳;;浅谈再生水输配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16:其他相关的理论、技术、方法等[C];2012年
6 张晓峰;刘详举;赵乐军;;我国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管理特点分析[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廖昭华;张卫红;;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统规划供需平衡及压力分析——以北京市大兴新城为例[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邵辉煌;方先金;黄鸥;;再生水用于城市景观环境水体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彭致功;杨培岭;刘洪禄;;北京缺水危机与再生水合理利用[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京;王强;王军;;绿色北京建设发展之中心城再生水利用[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飞鹏邋杨晓斌;本市去年使用再生水3.6亿立方米[N];北京日报;2007年
2 记者 冯劲松邋实习生 辜丽 通讯员 张军;中小规模再生水利用缘何成江城新宠?[N];长江日报;2007年
3 记者 李坤;北京:专家和市民代表建言用好再生水[N];中国水利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坤;北京谋划再生水供需“对接”[N];中国水利报;2006年
5 汪新波 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发展再生水亟需政策支持引导[N];中国水利报;2006年
6 李卫卫;谁挡住了再生水的回用路[N];中华建筑报;2006年
7 记者 景鹏邋通讯员 张轶博;本市利用再生水占用水量14%[N];北京日报;2007年
8 周振勇 轩永利;再生水成为北京的新水源[N];北京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徐文青;再生水:首都发展不可或缺的第二水源[N];中国水利报;2007年
10 杨文杰;全国、省、市人大代表视察再生水利用[N];昆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克;北京市典型河湖再生水补水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相楠;天津市再生水利用及其环境经济影响的动态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李旭;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的环境经济综合影响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唐运平;盐碱地区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改善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宋杨;西安市再生水推广利用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6 马进军;城市再生水的风险评价与管理[D];清华大学;2008年
7 胡海珠;河湖防渗条件下包气带再生水反应运移及其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于德淼;景观用再生水水体富营养化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天津市再生水建设与使用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魏益华;再生水灌溉对蔬菜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韩思茹;再生水资源定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峰;再生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杨雅银;再生水灌溉绿地的环境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雷妮;城镇再生水资源配置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志敏;呼和浩特市再生水水质动态及滴灌堵塞效应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艳艳;再生水生命周期综合价值模型与量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吴建国;包头市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洋;天津市再生水水量规划及技术经济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8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18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