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新法家的法治主义思想建构及其时代功用
本文关键词:近代新法家的法治主义思想建构及其时代功用
更多相关文章: 新法家 救亡与启蒙 生物史观 国家主义 法治主义
【摘要】:近代中国人民肩负实现民族独立和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历史任务,救亡与启蒙因而成为两大时代主题。近代新法家在"新战国时代"这一时局判断基础上,积极吸收近代西方政治法律理念同时,对传统法家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大力推崇生物史观与国家主义,以法治主义为其建设强大民族国家的基本策略。在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新法家的思想理念与法治主义进路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予以镜鉴、创化和推进。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法治文化的传统资源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C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09.2
【正文快照】: 近代中国法政思想的探索以国家独立与富强、国民解放与启蒙为宗旨和目的。对于一系列时代变革的问题,各大学术派别给出了相当多元的回答。晚清至民国时期建构现代政治与法律的思想影响深远,它大致呈现为三种形态或主张:首先是将国家视为共和的国民自主共同体,后来发展成为与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景珊;庾丹妮;;基础理论批判:泛法治主义[J];太原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金富灿;;韩国法治主义的意义及界限[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9年00期
3 李云凯,孙开禹;试论秦朝“法治主义”的经验教训[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景云祥,徐小军;超越“法治主义”[J];唯实;2003年Z1期
5 肖丹颖;对泛法治主义之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10期
6 赵飞;;“新法治主义”到来了吗?[J];董事会;2005年03期
7 赵来文;刘彤;;论西方法治主义传统的借鉴价值[J];理论前沿;2008年11期
8 程燎原;;晚清“新法家”的“新法治主义”[J];中国法学;2008年05期
9 孙曙生;;法家的法治主义:历史话语与当代使命[J];政法论丛;2010年06期
10 江必新;;论实质法治主义背景下的司法审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徐爱国;英格兰的法治主义与中国近代的法律启蒙[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刘洲;润物细无声[N];检察日报;2003年
3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教育部政治学研究基地副主任 燕继荣;要民主就不能要法治吗[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彦;梁启超流亡日本时期的法律思想[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郑悦;1945年后日本媒介法框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90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19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