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时期的刑书书写——以铸刑鼎之争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11-15 21:19
本文关键词:论春秋时期的刑书书写——以铸刑鼎之争为中心
【摘要】:铸刑鼎是将刑律刻铸在鼎上的较特殊的书写行为,是先秦政治、法律史上的创举。《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有两次铸刑鼎事件,历来引起诸多学者的探讨。根据诸多文献的记载,春秋时期铸刑鼎并非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而且它与"悬pK象魏"之制的关键区别在于后者是宣示旧章,前者则是颁布新法。铸刑鼎亦非首创罪刑合一的刑法,铸刑鼎的实质是将罪刑合一的属于制定法性质的刑书公之于民,具有刑书法典化和法典公开化的双重意义。铸刑鼎的政治背景是礼崩乐坏,社会动乱。推动其产生的社会指令则在于诸侯国礼法君主政制向集权君主政制的演进,铸刑鼎既是这一进程的体现,又推动了这种进程的加速发展。叔向、孔子等反对铸刑鼎则是其站在维护义神礼法君主制的立场上反对集权君主制的表现。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先秦书写体制研究”(项目号:14CZW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9
【正文快照】: 《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有两次铸刑鼎事件。①第一次是鲁昭公六年( 前526) 郑国子产主持“铸刑书”,杜预注: “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可见“铸刑书”就是铸刑鼎。第二次是鲁昭公二十九年( 前513) ,晋国荀寅、赵鞅下令铸刑鼎。子产铸刑书时,晋国叔向、士文伯表示反对,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荣根;;孔子反对铸刑鼎就是反对成文法吗?[J];政治与法律丛刊;1982年02期
2 俞荣根;孔子反对铸刑鼎就是反对成文法吗?[J];政治与法律丛刊;1983年02期
3 庆明;;“铸刑鼎”辨正[J];法学研究;1985年03期
4 ;子产铸刑鼎 治国有常法[J];山东审判;2011年02期
5 聂长建;李国强;;孔子反对“铸刑鼎”的法哲学解读[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俞荣根;;晋刑鼎再议——兼向庆明同志请教[J];法学研究;1986年03期
7 孟庆t,
本文编号:1191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19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