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赵树理小说《李有才板话》中的“清官情结”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13:29

  本文关键词:赵树理小说《李有才板话》中的“清官情结”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 清官情结


【摘要】:“清官情结”是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表现为百姓对“清官”的崇敬、信仰、依赖等情感,形成于古代,并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心理产生影响。赵树理小说《李有才板话》塑造了现代“清官”老杨,体现出一种“清官情结”。作品中“清官情结”存在的根源包括传统文化根源——人治、德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现实根源——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官员对正义实现的促进;民众心理根源——民众自弱心理和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清官情结”的文学书写是一种诗性正义的体现,具有独特的法学价值。这种诗性正义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对现实不公进行一定弥补,对法律相对正义作出一些填补,并对社会正义有所引导。“清官情结”在现实社会中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清官情结”影响下官员权力易被放大从而导致越权,官员情感上的偏向会导致无意识的非正义;另一方面,“清官情结”对官员品德的看重,对“清廉”的强调,对智慧、明察、办案技巧等的重视又具有现代价值。同时“清官情结”对法治建设的影响也是辩证的:一方面,同法治理念产生冲突并对正当程序产生一定干扰;另一方面,对于法律普及和预防腐败有积极作用。实践中应当首先加强法律对官员的全面规制作用,将官员限定在制度的框架内。在此基础上,再对官员的其他品德和特质提出更高的期待和鼓励。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晓东;;走向诗性正义?[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1期

2 魏红梅;;对赵树理问题小说与当代反腐小说中“清官情结”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7年04期

3 陈海燕;;清官情结:法治的腐蚀剂[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4 朱庆华;论赵树理小说“清官”断案模式的贡献与局限[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王曾瑜;;“清官”考辨[J];河北学刊;2008年02期

6 胡杰华;;谈民众的清官意识[J];理论前沿;2008年10期

7 刘邦凡;;“清官”论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年08期

8 高积顺;告别清官[J];检察风云;2005年13期

9 陈旭;孝亲、忠君、爱民——清官政治思想模式[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朱义禄;清官情结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心理[J];探索与争鸣;2001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伟;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清官情结”对现代中国法治理念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99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199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9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