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治具有目的性

发布时间:2017-12-12 15:14

  本文关键词:法治具有目的性


  更多相关文章: 儒家传统 伦理秩序 人类社会 社会秩序 法律至上 法治国家 “五四运动” 人民意志 积贫积弱 社会追求


【摘要】:正法治是依照法律进行治理的社会状态,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因此,法治本身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无论是法家传统还是儒家传统,都将法律视为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只不过法家强调法律具有的富国强兵的作用,而儒家则强调"礼法合一",更加注重法律维护伦理秩序的功能。近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法治是依照法律进行治理的社会状态,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因此,法治本身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无论是法家传统还是儒家传统,都将法律视为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只不过法家强调法律具有的富国强兵的作用,而儒家则强调“礼法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干春松;;儒家如何参与制度重构?[J];南风窗;2012年19期

2 张千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儒家传统[J];民主与科学;2013年01期

3 蒋庆;贝淡宁;;中国的儒家宪政[J];原道;2012年01期

4 沈晓艳;小康社会的政治学诠释——儒家礼治传统及其现代转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贝淡宁;愪继红;;文化和平等的发展:儒家对财产权的限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1期

6 李金山;;论儒家传统的和谐思想[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7 刘清平;;后儒家论纲——儒家传统的自我否定与重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思想基础探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1期

9 唐国军;;继承与创新: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四[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10 杨璐;范景;;“好的市场经济”需要“好的道德基础”[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旭东;;身体伦理:一个隐而不显的儒家传统[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白龙飞;蒋利平;;试论儒家民本思想在晚明的嬗变[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锐;;论儒家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马德邻;;也论儒家的修身之道[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齐勇;;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6 马祥林;;儒家和谐思想辨析[A];孔学研究(第十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8 张言亮;;从“儒学与宗教的讨论”看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蔡辉振;;儒家人性观之析论[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关凯;;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田辰山博士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剑雄 中央民族大学 牟钟鉴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杜维明 计海庆译;再看儒家世界观[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秋风;儒家复兴与社会整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彭国翔;儒家认同的抉择[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早报记者 田波澜;儒家精英政治在现代社会是否可行[N];东方早报;2011年

5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秋风;请经济学家放弃对儒家的偏见[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中国道路与儒家的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7 本报记者 褚国飞;探讨西方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平等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纯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贝淡宁: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担当责任才是首要的[N];文汇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陶继新;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多元观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牟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祝瑞开谈儒家的核心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孔宪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儒家“和”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孝青;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徐加胜;韩愈的道统及其宗教性诠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章益国;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冷天吉;知识与道德[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佩云;姚中秋“儒家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宋正超;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家的困局[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金海洋;儒家和合世界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宋巍巍;儒家和谐政治观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常佳;儒家民本思想及其时代意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韩金梅;儒家生态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磊;儒家与基督教“爱”的思想比较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0年

9 种丹;儒家身份伦理与人权观念[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杜倩博;儒家传统与西方自由主义“关系”的再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82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282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7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