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广西恭城瑶族习惯法中的长山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7 08:19

  本文关键词:广西恭城瑶族习惯法中的长山制度研究 出处:《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瑶族习惯法 长山 公共物权 环境治理 公共契约


【摘要】: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广西恭城县)的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习惯法体系,在物权归属和环境保护方面通过习惯法的形式确立了长山制度1,规定住所地附近的山林属于公产,归属集体,同时安排了具体保护措施,以这样的公共契约明确权属,保护林木,维持生态平衡。恭城瑶族习惯法中的长山制度对于我们今天的物权制度和环境治理都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值得进行分析研究。
[Abstract]:Guangxi Yao Autonomous County of Gongcheng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Guangxi Gongcheng county) of the Yao people formed a complete system of customary law in the long life of practice, in terms of ownership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form of customary law establishes the system of the 1 provisions of the domicile of Changshan, near the mountain belongs to public property, collective ownership, and arrange the specific protection in such a public contract measures, clarify the ownership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s,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The Gongcheng customary law of Yao in Changshan system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oday's property rights system and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s analyzed.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三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14ZDC026)子课题“西南民族地区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研究”
【分类号】:D920.4
【正文快照】: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习惯法中多有“神山”“神林”的名目保护山林,这是受民族崇拜和宗教信仰中的万物有灵思维影响建立的习惯法制度,有着浓厚的原始生态和自然禁忌的色彩。这样的习惯法制度多表现为对山林所有权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宗旨,是以自然禁忌约束和宗教迷信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许少美;;少数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国家表达[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2 曹义荪;高其才;;当代中国物权习惯法——广西金秀六巷瑶族“打茅标”考察报告[J];政法论坛;2010年01期

3 廖柏明;;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5期

4 康耀坤;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与西部环境资源保护[J];兰州学刊;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向晓玲;少数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霞;马立志;;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保护研究述评[J];民族论坛;2016年04期

2 刘训智;;广西恭城瑶族习惯法中的长山制度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02期

3 王佩良;欧阳安贞;袁朝平;;论平江茅田村香茅文化旅游创新开发[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吴才毓;;民法典中宗教组织的法人化类型[J];政治与法律;2015年10期

5 杨淦;;少数民族物权习惯法转型:动因与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8期

6 晓荣;;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年03期

7 瞿灵敏;;体源者生故后遗留胚胎的法律属性及处置规则——“宜兴冷冻胚胎继承纠纷案”评释[J];财经法学;2015年02期

8 谢鸿飞;;中国民法典的生活世界、价值体系与立法表达[J];清华法学;2014年06期

9 常鹏翱;;多元的物权法源及其适用规律[J];法学研究;2014年04期

10 谭洁;;广西壮族习惯法对广西自治立法的启示[J];创新;201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珏;少数民族习惯法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德民;云南楚雄彝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韦志明;刘明翠;;民族习惯的国家表达——以少数民族环境习惯为侧重点[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2 康耀坤;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与西部环境资源保护[J];兰州学刊;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明;;地方环境治理中政府合作的实践探索[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俞海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历程与展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12期

3 田蜜蜜;;治理理论与我国环境治理格局重构[J];学理论;2013年25期

4 杰拉德·陈;李丰;;中国的环境治理:国内与国际的连结[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7年00期

5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年09期

6 沈新平;小城镇建设必须加强水环境治理[J];学习导报;2000年04期

7 于立深;周丽;;环境治理的契约模式[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8 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J];学习论坛;2007年04期

9 张紧跟;庄文嘉;;从行政性治理到多元共治:当代中国环境治理的转型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10 王绪龙;张红;;环境治理供给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理论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留财;;从西方环境治理范式透视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案例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王玉明;邓卫文;;广东环境治理中政府协作困境及原因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强;;产权视角下的政府环境治理[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4 鲁新春;胡志敏;袁西锐;;搞好水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型强市[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刘伟;仲兵;;我国环境治理决策能力的现状检视与发展路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健;;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国家主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张春;;论全球环境治理的合法性——一项结合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尝试[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8 朱德米;;从行政主导到合作管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胡剑锋;;环境治理需要转变思路和制度创新——温州鳌江污染整治的经验及启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洪大用;;试论改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向[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留财;从理论视角看当今环境治理[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朱贵升 吴毓亭;室内环境治理员新职业遭热捧[N];建筑时报;2007年

3 江华 张建民 温州大学商学院;行业协会实施自愿性环境治理的温州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王志勋 记者 黄启源;始阳举全镇之力 打赢农村环境治理大会战[N];雅安日报;2010年

5 冯永宏;西天乡环境治理成常态[N];广安日报;2010年

6 记者 蒋健;积极引导 广泛动员 推进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N];巴中日报;2010年

7 记者 黄桂云;认真落实“六个一” 环境治理“进社区”[N];眉山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开永丽;城乡环境治理不力 404人被问责[N];四川法制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刘淼淼;新模式 新方法 开拓乡村环境治理新路[N];四川日报;2012年

10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志青;环境治理需要全民共同参与[N];文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正升;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凤蕾;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黄思光;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妍辉;论环境治理的金融工具[D];武汉大学;2012年

8 刘小峰;基于计算实验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环境治理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赵杰佳;利益导向下的参与式环境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姚世敏;黄河金三角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施新明;基于公众满意度调查的福州市水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田蜜蜜;我国府际公共环境治理区域合作机制的完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陈,

本文编号:1391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391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4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