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社会的新构图——中国首届法社会学年会
本文关键词:法与社会的新构图——中国首届法社会学年会 出处:《学术界》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法社会学 上海市法学会 法治中国 中国法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 法律措施 研究方法
【摘要】: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其发展过程伴随着层出不穷的复杂问题,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否则制度设计和法律措施就有可能失效。法社会学聚焦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客观现象和经验的实证分析和实验,揭示法律制度的结构、功能以及价值意义,因而特别有助于准确认识和理解立法、司法、执法的运作机制,并能为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正是基于上述理由,获得中国法学会和上海市法学会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在7月29日-30日期间召开了中国首届法社会学年会。年会主题是"法与社会的新构图",由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
[Abstract]:I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the Chinese,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is accompanied by the need for complex problem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therwise the system design and the legal measures is likely to fa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ology of law focus on law and society and interaction, wit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est of objective phenomenon and experience, explore the structure of the legal system, function and value, which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legislative, judicial, law enforcement mechanism, and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for the rule of law Chinese. It is based on the above reasons, to obtain China law and Shanghai law society support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during the July 29th -30 day held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Chinese method. The theme of the annual meeting is "new composition" law and society, by the Shanghai municipal law science research and social China agency " Meeting Science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暨法社会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D90-052
【正文快照】: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其发展过程伴随着层出不穷的复杂问题,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否则制度设计和法律措施就有可能失效。法社会学聚焦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客观现象和经验的实证分析和实验,揭示法律制度的结构、功能以及价值意义,因而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世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法社会学构思[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9期
2 姜帆;张霁雪;;全球化视野下的法社会学[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3 胡平仁;;法社会学的百年历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陈虎;;法社会学实证研究之初步反思——以学术规范化与本土化为背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5 宫进;;论西方法社会学之流变[J];山东审判;2007年03期
6 颜毅艺;;法律的自治与开放——当代美国法社会学方法论变革导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5期
7 郝文娟;李旭燕;;论中国的法社会学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2期
8 颜毅艺;;论本科法社会学教学的课程安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3期
9 张凌鹰;;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概要及其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2期
10 张秋娇;;法社会学的法价值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汤唯;冯勇;;法社会学在中国二十世纪初之演化[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2 胡勇;;古村土地资源纠纷的法社会学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其才;法社会学的中国化[N];检察日报;2011年
2 季卫东;法社会学有必要重视金融问题[N];检察日报;2014年
3 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 谢可训;解读“诉讼爆炸”的几个法社会学公式[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王波;城市的归城市,,农村的归农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张建;重视作为方法的法社会学[N];法制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郭潇雅 吴运亮;深入基层追问“法律是什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记者鲁小彬 通讯员张建;需挖掘传统文化法治元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汤唯;法社会学在中国[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杜健荣;卢曼法社会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征宇;探源法社会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善根;法社会学理论资源的梳理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际红;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探析[D];湘潭大学;2006年
4 张凯;行业调解的法社会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5 李文锋;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思想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娄曲亢;法社会学名词在中国语境下的变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于妙妙;反传统的纯粹法社会学[D];山东大学;2007年
8 罗冠男;论纯粹法社会学之行为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8年
9 韩冰丽;作为科学的法社会学[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10 张翠松;哈贝马斯法社会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本文编号:1405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40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