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不明抛掷物致害责任之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高空不明抛掷物 切入点:赔偿责任 出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高空抛掷物行为的规制可追溯至罗马法,它体现为罗马法上具有准私犯性质的倒泼物或投掷物致害责任。多数近现代国家的民法典未对高空抛掷物且致害人不明的侵权作出明确的规范,而是通过解释适用建筑物的整体责任、过错一般条款、监管责任来处理。英美法系国家则通过驳回原告诉求或事实自证原则来应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要求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对受害人承担补偿责任,该条虽为进步之举,但未对补偿责任的责任形态与内部责任份额分担作出明确规定。因果型比例责任理论可用以解决这一难题。
[Abstract]:The regulation of throwing objects from a high altitude can be traced back to Roman law. It is embodied in the liability of throwing objects or hurling damages in Roman law, and the civil codes of most modern countries do not make clear norms on the infringement of objects thrown from a height and the perpetrators unknown. But by interpreting the liability of the building as a whole, the general terms of fault, The common law countries deal with it by rejecting the plaintiff's claim or the principle of proof of fact. Article 87 of our country's "Tort liability Law" requires the potential building user to bear the liability for compensation to the victim. Although this article is a progressive act, it does not clearly stipulate the liability form of compensation liability and the share of internal liability. The cause-and-effect proportional liability theory can be u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多因不明侵权中比例责任理论及其司法适用》(13YJC82009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D9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史尊魁;;共同危险行为与高空抛物之区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海燕;;关于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7期
2 包冰锋;;实体与程序之调和:证明妨碍的客观要件探究[J];证据科学;2013年06期
3 滕佳一;;罗马法中家父权盛衰之历史解释——以家子地位的变化为线索[J];东方法学;2014年02期
4 李井奎;史晋川;;“侵权判决规避”问题——侵权法经济学的一项挑战[J];东岳论丛;2013年12期
5 单平基;;无权占有费用求偿权之证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43条检讨[J];法商研究;2014年01期
6 李佳南;;论患者隐私权保护[J];工企医刊;2014年01期
7 任家桔;;雇员对雇主财产损害赔偿责任规则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李硕;;浅谈我国“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适用条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余帮国;;论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的关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陈钊;;安全保障义务补充责任研究——兼析《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海峰;;私法公法化——以罗马法privata delictum为中心的考察[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2 张碧芳;;解构与续造: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的完善——以S省478件环境侵权案件为样本[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朝炜;证券交易所自律司法介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于锐;和解合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3 包冰锋;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井奎;侵权判决规避问题的法经济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5 赵毅;罗马法错误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邓冰宁;美国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王明华;论担保物权的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8 刘丽;侵权法上私人妨害制度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9 徐辉;论个人破产制度中的债务人财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10 邢宏;论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基金[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雪扬;关于共同危险行为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陈果;论共同危险行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丁翠利;论高空抛掷物、坠落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薛婧闻;高空抛物之归责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陈兵;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宋驰;论产品警示缺陷的法律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琼;从李笑笑案论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D];西北大学;2013年
8 王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合同中介方违约责任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赵颖慧;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民事责任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3年
10 宋宇;国外添附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毅;英美法系与中国的法人越权原则之异同[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杨亚非;论法院权威的生成——从英美法系的司法制度谈起[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1期
3 杨志斌;;英美法系国家量刑指南制度的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6年08期
4 吴义华;张文闻;;英美法系国家体育立法概述[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宗建文;论英美法系中的罪刑法定[J];现代法学;1996年01期
6 胡雪梅;;英美法系的神经损害之诉及其启示[J];外国法制史研究;2008年00期
7 郑智,;;英美法系法律人职业范式的轨迹——以英国与美国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吴义华;张文闻;;英美法系国家体育法的渊源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麻帅;庄小茜;林真;;论英美法系中的遵循先例原则[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5期
10 夏菲;;英美法系刑法的形成——以英国封建时期刑法的内涵与特征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雪梅;;英美法系的神经损害之诉及其启示[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2 任强;;比较与审思:英美法系中的判例与制定法[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3 顾荣欣;;英美法系治安法官制度之比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4 郑智;;英美法系法律人职业范式的轨迹——以英国与美国为例[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5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7 刘晓东;陈楠;;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综述[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8 付兆丽;;两大法系刑事诉讼差导之比较[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求轶;;英美法系公司法对中国公司法的影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10 刘萍;;借英美法系陪审制度鉴我国陪审现状[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徐景和;英美法系判例制度的特点[N];学习时报;2005年
2 李伟;三大法系对基金会发展的影响[N];中国社会报;2004年
3 杜 闻;英美法系先例制度的“破”与“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刘健;民法典:可以有?必须有?[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院长 许传玺;英美法研究与中国法律发展[N];法制日报;2003年
6 郭生贵;南非司法一瞥[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启昌;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闫丽娟;英美法系代理制度引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韩笑晨;论过失侵权中的谨慎义务[D];山东大学;2009年
4 邢娜;法官在民法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5 李敏;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1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0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