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研究工具的可专利性探析——以美国法例为借镜

发布时间:2018-03-28 14:13

  本文选题:研究工具 切入点:可专利主题范围 出处:《法学评论》2014年06期


【摘要】:研究工具是生物制药产业运营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需要利用专利制度予以保护。但素以保护范围宽泛而著称的美国专利法在实践中对研究工具可专利性的认识并不明确统一。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工具技术内容与自然法则、自然现象和抽象思想的密切关联,另一方面是由于申请研究工具专利常采用的具有"先占"效应的延展性权利要求所致。因此,对研究工具可专利性的探析需从可专利主题范围、授权实质要件和专利申请说明书诸项要件着手,以期为中国专利法在应对研究工具可专利性问题时提供些许借镜。
[Abstract]:Research tools are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ut the patent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broad scope of protection, does not have a clear and unifi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entability of research tools in practice. This is partly due to the technical content of research tools and the laws of nature.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natural phenomena and abstract ideas, on the other hand, is due to the "preemptive" effect of the extended claims commonly used in patent applications for research tools. To explore the patentability of research tools, we should start with the scope of patentable subject,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uthorization and the specifica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hinese patent law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of patentability of research tool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世界专利制度’的发展及中国的应对”(项目编号:10YJA820077)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2106010209)资助
【分类号】:D971.2;D92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军;;瑜伽的可专利性分析——兼论传统知识的价值[J];知识产权;2006年03期

2 张利平;;转基因作物的可专利性及相关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1期

3 石林;莫雅兰;;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J];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张炳生;;论现代生物技术的可专利性主题[J];法学;2008年05期

5 王忠敏;;各国发明创造可专利性范围之比较[J];唯实;2010年10期

6 刘娟;佟晓慧;肖霞;;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浅谈[J];电子制作;2013年14期

7 崔国斌;“计算机+程序”的可专利性分析[J];法学杂志;2005年06期

8 黄玉烨;基因技术的可专利性与投资保护[J];律师世界;2001年11期

9 刘静;;计算机软件专利申请的可专利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10 方X;王展;;削足适履抑或易履适足——计算机软件可专利性之逻辑求证[J];公民与法(法学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巍;;我国排除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原因思辨[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2 高巍;;对美国支持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原因思考[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3 张沧;袁红霞;;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可专利性有关的几个问题探讨[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4 刘立平;;商务方法专利及商务方法的可专利性[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5 高巍;;对美国医疗方法可专利性问题的思考[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6 刘佳;钱孟清;张欣;张政权;;浅谈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可专利性判断[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二部分[C];2013年

7 易方方;俞立文;;分离基因是否具有可专利性?——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 V Myriad Genetics案件引发的思考[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三部分)[C];2014年

8 刘立平;;商务方法专利、商务方法的可专利性及其代理[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苏畅;;关于平衡生物、化学领域实验数据公开与发明可专利性问题的探讨[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三部分)[C];2014年

10 刘佳;钱孟清;张欣;张政权;;浅谈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可专利性判断[A];加强专利代理行业建设、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宋建宝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美国:涉及DNA专利申请案的可专利性问题[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陈丽萍;新技术对专利法的挑战[N];法制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琴;生物技术的可专利性研究[D];宁波大学;2008年

2 牟萍;植物的可专利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庹明生;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芦思良;中俄软件可专利性认定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侯晓飞;金融产品的可专利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陆舜艳;化妆品的可专利性[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刘欣欣;金融产品可专利性判断标准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8 王琴;金融服务方法的可专利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吴广强;转基因动物的可专利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林盎然;生物技术发明的可专利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76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76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c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