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立法视域下的舆论审判及其规范原则研究
本文选题:新闻立法 切入点:舆论审判 出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经常有研究者声称舆论审判在我国愈演愈烈,甚至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严重干扰和影响了司法独立与公正。他们大声疾呼,为了避免舆论审判,必须尽快出台新闻法,对舆论实行严格管制。然而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结论不仅缺乏社会科学研究的证实,也存在诸多矛盾。本文认为,在我国舆论审判并没有论者们所说的那么严重,它主要是新闻职业伦理问题,其规范途径应主要靠舆论主体的自律;立法对舆论审判应持宽容态度,其核心应该是将司法对舆论的限制规定在法定的最小限度内。
[Abstract]:There are often researchers who claim that public opinion trials in our country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even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have reached a level of flooding, which seriously interferes with and affects the independence and impartiality of the judiciary. They shout loudly that in order to avoid public opinion trials, a press law must be enacte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xercise strict control over public opinion. However, after careful study, we will find that their conclusions are not only lack of proof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but also have many contradiction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judgment of public opinion in our country is not as serious as some commentators have suggested. It is mainly a matter of journalism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ts normative approach should mainly rely on the self-discipline of the public opinion subject; legislation should hold a tolerant attitude towards the judgment of public opinion, the core of which should be to stipulate the restriction of public opinion by judicature to the legal minimum.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D920.0;G21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进;中国完善和发展表达自由的保障机制[J];国际新闻界;2005年04期
2 姬朝远;;民意与表达自由之辨[J];理论学刊;2007年04期
3 杨久华;;试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J];兰州学刊;2008年05期
4 徐荣;;论表达自由的内涵及其价值[J];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杨久华;;论表达自由与政治转型的基本逻辑关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杨久华;;试论表达自由与政治转型的基本逻辑关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7 杜庆亚;;论表达自由的限制及其标准[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8 陈兴华;;论大学生网络表达自由及限制[J];学理论;2010年12期
9 张岩;;网络表达自由及其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10 马玉红;;信息表达自由权的宪法功能与宪法保护[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关世杰;;数字化时代的表达自由和民主——试论完善“表达自由”国际法的必要性(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乔木;;表达自由:从各国的实践到普世政治文化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张军;;两种表达自由及其法律保障——《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之解读与启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林海;;校园里的表达自由——评Tinker v.Des Moines School District案[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5 于婷婷;;网络时代背景下表达自由的理性思考——以中国近年来网络事件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崔刚;;虚拟社会中表达自由的规制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泰峰;公民表达自由的理论及实现方式[N];法制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王尧;“占中”已不是行使正常的表达自由[N];人民日报;2014年
3 刘卉;微博表达自由的界限有其特殊性[N];检察日报;2013年
4 武汉大学博士生院 汤海清;网络时代公民行使表达自由权利的界限[N];黑龙江日报;2008年
5 邹涯竹;传媒的网络化与表达自由[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研究生 谢远扬;对网站拒绝删帖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萧瀚;表达权是基本人权[N];南方周末;2007年
8 人民法院报社社长 倪寿明;表达自由与公平审判之间[N];人民法院报;2013年
9 李承志;舆论“宽法”不等于媒体可以“宽言”[N];中华新闻报;2007年
10 钟斯羽;“删帖不合法”是对法律的误读[N];检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惟勤;论网络表达自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李兆丰;英美传统下的表达自由发展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崔明伍;欧洲人权法院表达自由判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海新;公民表达权及其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李盛之;美国大众传播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匡敦校;大众传播侵害人格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7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877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