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陈寅恪范式对法律史研究方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01 03:25

  本文选题:陈寅恪 切入点:法律史 出处:《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年04期


【摘要】:相较于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史其他方向的建树,学界对他在隋唐法律制度研究方面的关注甚少。这不仅是源于法律史研究有着法学与史学双重学科交叉的特性,也是因为很多学者判定陈寅恪的法律史研究未成体系,难以成为一种可供观照的范式。陈寅恪在隋唐刑律渊源的研究上以定律之人的仕宦出身和学术渊源为依托,追索隋唐刑律流变的空间运转和内在嬗递。从陈寅恪本身研究的史料运用、问题意识、思维理路、考实能力均可看到对当前法律史研究方法的有益推进,更能够蠡测陈寅恪本人的文化积淀和民族情结。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Mr. Chen Yinke in other directions of Sui and Tang history, scholars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his study of legal system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is is not onl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study of legal histor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ual disciplines of law and historiography. It is also because many scholars have judged that Chen Yinke's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law is not systematic, an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become a paradigm for consideration. In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criminal laws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Chen Yinke relied on the official background and academic origin of the people who had the law.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studied by Chen Yinke itself,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blems, the rational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to examine the facts, we can see the beneficial advance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history of law,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space operation and internal evolution of the changing criminal law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More able to test Chen Yinke's own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national complex.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水城出土汉文占卜文书整理与研究”(编号:14CTQ038) 2014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视野下的唐宋房屋税研究”(编号:2014BLS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顺;;陈寅恪“诗史互证”论析——兼及“诗史研究”[J];北方论丛;2013年04期

2 胡永恒;;法律史研究的方向:法学化还是史学化[J];历史研究;2013年01期

3 张耕华;;陈寅恪、吕思勉治史风格的异同——以唐高祖称臣突厥之考辨为例[J];学术月刊;2013年02期

4 彭玉平;;王国维与陈寅恪的结构、文体观念与文学研究范式[J];文学遗产;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弘毅;;“诗史”传统与明清之际的“遗民”诗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欣一;关于中国近现代法律史史料使用中的几点体会[J];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张明新;;法律史学科的宏观进展与微观深化——“法律史学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政法论坛;2006年01期

3 李凤鸣;;法律史教学的迫切反思[J];社科纵横;2008年01期

4 李yN恒;金俭;;论法律史研究方法的路径选择[J];学海;2009年05期

5 李艳华;张玮麟;;法律史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0年15期

6 袁剑;;清代法律史研究的“边缘突破”——读《世界学者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1644-1911)》[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劳伦斯·M·弗里德曼;同心;;美国法律史的过去与现状[J];环球法律评论;1986年02期

8 何勤华;法律史研究需要方法论的变革[J];政治与法律;1995年05期

9 ;《美国法律史》一书出版[J];法学家;1999年Z1期

10 袁辉;;一部跨越百年的法律史书卷——读《百年回眸——法律史研究在中国》[J];法律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祝君;;外国法律史学科的成长和学术品格的养成——外国法律史学科发展60年[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2 巴勃罗·勒纳;顾元;;以色列的法律史:法学研究中之地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3 缪罗·史密斯;刘国任;;罗马法律史问题[A];外国法制史汇刊第一集[C];1984年

4 马聪;;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二十三届年会综述[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 何勤华;弘扬法律史的精神[N];法制日报;2011年

2 杨一凡;游牧法律史研究的成果[N];人民日报;2008年

3 王淇;论法律史研究中的功能主义[N];吉林日报;2009年

4 记者郭烁;法律史研究亟须规范史料运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张世明;贯通考察清代法律史刍议[N];中华读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刘霄;秦涛:法律史上的曹操[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华谷文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有待纵深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徐爱国;中西法律史的规范比较与结构比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记者刘鹏;出土文献重述先秦至魏晋法律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明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从西方法律史透视“法律的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万亿;法律史的思维世界[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宁红玲;瞿同祖的法律史社会学方法述评[D];湘潭大学;2007年

4 施祖斌;何为经验?何为逻辑?[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周发财;法律目的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93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93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8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