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强化民生建设的法治保障
本文选题:民生建设 切入点:法治保障 出处:《理论探索》2014年01期
【摘要】: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从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和规范国家职能履行这两个层面为民生建设提供保障,这主要表现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合理分配民生资源;落实民生权利救济,依靠法治途径化解社会矛盾;以法治思维创新建设方式;强化权力监督,保障民生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Abstract]:As a basic wa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the rule of law provides prot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ensuring the realization of citizens' rights and standard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state functions,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rationally allocating the resources of people's livelihood;Implementing the relief of people's livelihood rights, relying on the rule of law to resolve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novating the way of construction with the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power; ensuring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继敏;;中国行政法发展:现状、瓶颈与思路[J];法治研究;2012年05期
2 付子堂;常安;;民生法治论[J];中国法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巧;;当代中国民生建设主要研究路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震;;“五个重庆”的民生法治蕴含[J];法学杂志;2011年S1期
3 周详;;民生法治观下“危险驾驶”刑事立法的风险评估[J];法学;2011年02期
4 任晒;;论转型期中国法治建设的现实困境[J];法制与社会;2012年03期
5 张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法之维[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谢忠华;;民生保障的法治困境及其破解[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7 董宏伟;;民生保障的国家保护义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付子堂;类延村;;诚信的自由诠释与法治规训[J];法学杂志;2013年01期
9 敬雪华;;民生法治、价值冲突与消解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10 郑齐猛;;论法治思维[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2 宁立标;适足食物权及其法律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张宁;当代中国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祖华;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资本主义民生思想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6 马建霞;普惠金融促进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玲;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楠楠;董必武的“群众路线”法制观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纪远征;法学发展与时代精神[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滕永和;论我国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龚剑;刑事诉讼中的证人拒证权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胡元吉;危险驾驶罪[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7 余彦;经济规划保障请求权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宋丽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9 杨平;论我国亲属拒证权制度之构建[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张晓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渭滨;;“平均地权”本义的由来与演变——孙中山“民生主义”再研究之二[J];安徽史学;2007年05期
2 张千帆;;世界行政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3 甘阳;走向“政治民族”[J];读书;2003年04期
4 关今华;;简论基本人权[J];福建法学;2007年04期
5 范正宇;民本主义:在孟子和他的身后[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6 黄望朝;;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行政法的发展与展望[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夏良才;论孙中山与亨利·乔治[J];近代史研究;1986年06期
8 沈渭滨;;“民生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孙中山“民生主义”再研究之一[J];江海学刊;2007年04期
9 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10 莫于川;人权入宪对我国行政法民主化发展趋势的影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水平;;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丛淼;;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之术[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李泰山;;公众参与原则在校园安全立法中的制度性运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汪全胜;;法律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模式探讨[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6期
5 曹党勋;;论立法民主下的公众参与[J];法制与社会;2009年30期
6 刘安华;;农民发展权保障的现实困境与法治路径[J];特区经济;2010年02期
7 张光全;;立法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2期
8 张光全;;立法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2期
9 叶晓川;潘北枝;;法治视野下的中国新农村建设[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熊一兵;邓丽萍;;立法价值视域下的地方立法探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华;;论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若干问题[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钱宁峰;;江苏省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温卓文;;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法治保障[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温卓文;;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法治保障[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5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辉;;试论村民自治的法治保障[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黄欣;;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必须要有法治保障[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高存山;;美国规章制定程序对我省地方政府立法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9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朝霞;;论地方立法如何促进法治政府的实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淮南联合大学政文系主任 李友勇;建设“两型城市”的法治保障[N];淮南日报;2010年
2 李伟文 中共崇左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扎实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治保障[N];法治快报;2010年
3 记者 孙春英;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N];法制日报;2009年
4 记者 肖玮;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N];检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小静;民主法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N];吐鲁番报(汉);2009年
6 本报记者 高云君;为共和国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N];四川日报;2009年
7 ;政法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N];法制日报;2010年
8 姜明安;法治的自治基础与自治的法治保障[N];法制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林宝;发挥软法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N];人民日报;2011年
10 刘蒸蒸;建设“法治浙江” 强化法治保障[N];台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洪旺;我国公众立法参与的制度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法柏;现代环境法的运行机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杰;民众参与立法的制度模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邵琛霞;美国湿地补偿制度及其对我国湿地立法的借鉴[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霞;公众参与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杨林;公众参与立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安良;论地方政府立法中的公众参与[D];西北大学;2008年
4 龙飞;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何晓明;论地方立法的民主化[D];浙江大学;2004年
6 陈伟炜;中国授权立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魏文玉;论我国的公众立法参与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刘纪宝;环境立法听证制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刚;论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建构[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臧震;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0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72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