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身份”焦虑
本文选题:法理学 + 法律方法 ; 参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现代法治理论反对基于身份而衍生的特权,并不完全反对对"身份"的追求。由于当代中国法理学对身份问题研究误解了梅因关于法治是"从身份到契约"运动的思想,因而对基于"身份"的法理学意义有不正确的认识,在"身份"问题上出现了焦虑症状以后,仍不能正视"身份"问题的重要性。中国法理学还没有自身的独立性,没有做出独特的理论贡献,以至于出现了这种"身份"的焦虑。要想提升法理学的学科地位,需要认真研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以法律方法论塑造法理学的实用性,使法律话语成为主流。
[Abstract]:The modern theory of rule of law opposes privilege derived from identity and does not completely oppose the pursuit of identity. Because the study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jurisprudence has misunderstood the thought that the rule of law is the movement from identity to contract, there is an in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jurisprudence based on identity. After the anxiety about identity, the importance of identity can not be faced up to. Chinese jurisprudence does not have its own independence, has not made a uniqu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so that there is this "identity" anxie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bject status of jurisprudenc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theory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under the rule of law, to mold the practicability of jurisprudence with legal methodology, and to make the legal discourse become the mainstream.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法律方法理论研究”(项目号10JJD820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前进;;卢梭的病:医学与史学的综合解读[J];历史研究;2013年05期
2 陈金钊;;探寻“中国法哲学”的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俞吾金;;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三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陈金钊;;“中国法哲学”及其法治思维的形成[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进学;;社会发展中的中国法理学悖论[J];法学杂志;2012年05期
2 张中秋;;概括的传统中国的法理观——以中国法律传统对建构中国法理学的意义为视点[J];法学家;2010年02期
3 李学尧,冯健鹏;在法科生与民进党之间——对民进党高层的法社会学考察[J];法学;2005年05期
4 陈金钊;;法律方法的界分及其实践技艺[J];法学;2012年09期
5 郝铁川;论良性违宪[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6 姜栋;;21世纪美国法学界“中国”法律文化研究评析:对象、方法与前景[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孙立平;;确立社会转型新思维[J];领导文萃;2013年14期
8 张维迎;;既得利益者是否能变成改革者[J];领导文萃;2013年13期
9 郭为桂;;全球化的新特点与中国的战略对策——专访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副主任杨雪冬研究员[J];领导文萃;2013年15期
10 胡逢祥;;现代化潮流中的国学思潮及其走向再省思[J];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东省、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重点“法律方法论”研究基地简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赵玉增;;法律方法释义[J];法律方法;2007年00期
3 谢晖;;判例阅读与法律方法论之展开[J];法治论坛;2008年03期
4 ;《法律方法》注释体例[J];法律方法;2009年00期
5 ;《法律方法》注释体例[J];法律方法;2009年02期
6 李见伟;;法律解释学中国化的意蕴[J];法律方法;2010年01期
7 刘拓;;2009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综述[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0年00期
8 刘青峰;审判解释:法官最基本的法律方法[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9 郑永流;;义理大道,与人怎说?——法律方法问答录[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10 陈金钊;;对“法治”命题的反思[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熊明辉;;法律论证及其评价[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欧晓彬;;浅谈法律论证[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潘文爵;;寻求形式与实质间平衡的砝码——许霆案法律推理的非典型意义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梁治平;法治和法律职业[N];文汇报;2001年
2 赵晓耕;关注传统法律的精神意蕴[N];人民日报;2009年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 王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挑战与应对[N];法制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孙崇鸽;法治建设需要法律思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国龙;法律解释的有效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夏婷婷;唐代拟制判决中的法律发现[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顾佳;美国司法审查理论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李竹;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司法审判活动[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金涛;法律发现的概念之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仝世涛;法律推理前提可辩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冒丽;“类推适用”之法理学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林;风俗习惯的司法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韩丽~,
本文编号:1879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87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