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澳大利亚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的版权保护——基于多元公共行政观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5-29 11:04

  本文选题:澳大利亚 + 公共部门 ; 参考:《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摘要】: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是版权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能极大促进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即提高公共获取程度、明确再利用权利、扩大再利用范围。通过梳理澳大利亚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应用实践,并利用罗森布鲁姆的多元公共行政观来分别从管理、政治、法律的视角来分析澳大利亚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版权保护架构,指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Abstract]:Knowledge sharing license agree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which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 reuse, that is, improve the public access, clear reuse rights,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reuse. Through combing the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Australian knowledge sharing license agreement, and using Rosenbloom's view of multiple public administration to analyze the framework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in information reuse of public sector in Austral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respective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reference to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分类号】:D961.1;D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庄国波;杨绍陇;欧阳一帆;;公共政策平衡理论的研究[J];理论探讨;2008年06期

2 张坄;;政府信息著作权授权的新路径——“开放内容授权”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21期

3 陈传夫;肖志锋;;公共部门信息资源再利用国际立法的进展与对我国的建议[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琬琰;;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制度创新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2年07期

2 钟云华;;刑事社会抗拒风险化解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付熙雯;郑磊;;政府数据开放国内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13年06期

4 钟云华;;刑事社会抗拒风险化解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张坄;;政府信息著作权授权制度研究——英国“开放内容授权”的实践与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09期

6 秦珂;;政府信息著作权管理制度立法创新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年10期

7 常艳丽;张俊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的版权保护——澳大利亚基于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实践及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8 蒋蒙;;电子政府信息著作权保护问题摭谈[J];情报探索;2013年04期

9 秦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风险管理[J];社会科学家;2013年07期

10 马海群;刘婧;;扩大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经济效益探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源;知识产权政策多维效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澄;邻避现象及其应对[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宋莹;水污染防治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庄国波;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05年06期

2 原光;王艺;;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增值利用模式的创新[J];统计与决策;2009年16期

3 周汉华;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J];信息化建设;2004年Z1期

4 欧阳一帆;庄国波;;公共政策的缺陷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湘陵;;公共信息管理在社会群体事件发生中的作用过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汪利锬;;社会问责与公共信息供给:理论与启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赵路;聂常虹;;澳大利亚政府绩效考评的实践及启示[J];中国财政;2009年09期

4 樊曙华;;澳大利亚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40期

5 埃瑟·亚茨;张娜;;当前澳大利亚保安服务业的发展趋向[J];中国保安;2007年05期

6 晋圣斌;;澳大利亚的行政改革一瞥[J];中国机关后勤;2008年01期

7 赵立波;张素琴;;平衡计分卡及其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罗宾·克雷克;约翰·麦克米兰;沈晓建;;澳大利亚的软法与硬法[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9 柳中权;;浅谈澳大利亚社会学“本土化”倾向[J];日本学论坛;1983年02期

10 季国兴;;澳大利亚随笔[J];国际展望;1985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欣光;;浅析城市管理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唐琦玉;;构建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杨黎婧;;寻找政府的核心价值——欧洲关于公共价值研究成果综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周鸿;尹文嘉;;战略管理思想在公共部门组织绩效评估中的应用[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制度与价值[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卢文刚;;全球化背景下公共部门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探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孙柏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研究之反思[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傅广宛;;我国公共部门民营化过程中政策规划的误区分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卓越;杨道田;;基于战略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模式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臧志彭;;如何提高公共部门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以江苏省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澳劳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N];国际商报;2005年

2 戴定国;澳大利亚为儿童发行免费邮刊[N];中国集邮报;2005年

3 广文;市场有待深度开发[N];国际商报;2003年

4 徐向阳;重庆ABB赢得澳大利亚订单[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澳元/美元:有望继续攀升[N];证券日报;2007年

6 惠正一;澳大利亚Seek超亿元购智联招聘25%股权[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心诚则灵 跨国公司尽入其彀[N];国际商报;2006年

8 严利 苗晨波;广州日报成功进入澳大利亚主流社会[N];中华新闻报;2006年

9 章永哲;澳洲房产来华招揽投资客[N];上海金融报;2008年

10 记者 卢伟邋实习生 陆小青;市领导会见澳大利亚客人[N];南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斌;公共信息对公众信任及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牛昆仑;盎格鲁—萨克逊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胡再德;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瑶;公共债务会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谷雪梅;冷战时期美澳同盟的形成和发展(1945-1973)[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瑞雄;以公平和效率为导向的政府管理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何晓芳;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敏;风景名胜资源产权的经济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李吉梅;公共部门网站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剑;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改进[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陈冰;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牛江红;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孙彩霞;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马伟;县域新闻单位的绩效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张香娥;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曹璐;公共部门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霍玲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王勤奋;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选拔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50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950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