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JOBS法案对中国证券发行制度改革的启示
本文选题:证券市场 + JOBS法案 ; 参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年04期
【摘要】:美国JOBS法案旨在通过放松证券法律监管的限制,改善融资环境,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帮助成长型企业更便利地筹集资本。针对放松管制给投资者保护带来的挑战,JOBS法案也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安排,力求在企业资本形成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可以借鉴JOBS法案的立法经验,推进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拓宽小额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资本市场执法体系。
[Abstract]:The JOBS Act aims to improve the financing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financing abil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help the growth enterprises to raise capital more conveniently by relaxing the restrictions of securities legal regul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 of deregulation to investor protection, JOBS has also made a great deal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corporate capital formation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We can learn from the legislative experience of JOBS Act,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of securities issuance,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microfinance, establish a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and improve the law enforcement system of the capital marke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基金】: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221012)支持
【分类号】:D971.2;D922.28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钢;;监管执法: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J];求是;2013年15期
2 周晓刚;美国证券发行注册豁免制度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04期
3 袁康;;互联网时代公众小额集资的构造与监管——以美国JOBS法案为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06期
4 鲁公路;李丰也;邱薇;;美国JOBS法案、资本市场变革与小企业成长[J];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荣芳;;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制度之构建[J];比较法研究;2012年01期
2 郭明新;张迹;;美国证券发行制度的均衡机制及借鉴[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
3 朱国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IPO退出机制的法律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4 傅桃生;我国创业板市场股票发行制度研究[J];财贸经济;2001年08期
5 陈岱松;;美国证券上市监管法律制度评析[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6 李赛敏;;论对私募基金的法律规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洪锦;;论我国证券小额发行豁免法律制度的建立——以美国小额发行豁免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8 彭冰;;非法集资行为的界定——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法集资的司法解释[J];法学家;2011年06期
9 郭雳;《证券法》修订草案中的若干问题及完善[J];法学;2005年08期
10 彭冰;;构建针对特定对象的公开发行制度[J];法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建中;;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定价约束机制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2 汪振江;独家基;;私募基金监管立法的制度架构[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迪;美国联邦私募基金法律制度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邱润根;外国公司跨境上市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杨柏国;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杨靖;定向增发中的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张红梅;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霞;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石太峰;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张旭娟;中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郭明新;证券发行与上市制度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许诏智;贸易自由化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监管体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明珠;美国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孙琳琳;吉林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培育机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胥杨洋;中国私募基金法律规制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5 谢璐;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短期财富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肖香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龙昊;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丁星元;中国私募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朝远;我国私募基金法律规制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江泓;我国非公开发行证券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宋征;;关于私募投资基金监管体制的思考[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11期
2 陈洁;;金融投资商品统一立法趋势下“证券”的界定[J];证券法苑;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岱松;;美国证券上市监管法律制度评析[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2 李培志,王秀英;大力加强监管 建立我国证券市场的诚信机制[J];河北法学;2003年03期
3 陈义真;论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崔奇;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规范与监管问题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戴瑛;刘乃忠;;我国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的理论基础分析[J];学理论;2010年27期
6 奚晓明;;为完善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制度提供司法保障[J];深交所;2010年06期
7 毕颖;证券市场管理中的若干立法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1992年05期
8 陈义真;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若干问题之探析[J];行政与法;2004年02期
9 朱铁壁;;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7年09期
10 ;未来之途:政策市走向法律市[J];检察风云;200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廷举;;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周敦扣;王亲生;彭焱生;;证券市场公司律师制度初探——兼谈湖南省公司律师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A];2005湖南省证券法制研究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张超;郝善勇;;英美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监管体制梳理与借鉴[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陈其安;杨秀苔;;考虑噪声交易者风险的证券定价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王淑萍;;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体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何小洲;蒋睿凌;;证券市场情绪形成机理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弘;张鑫;;证券民事赔偿之司法难题的剖析[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8 芮秀;苏园;;证券市场趋势自组织分类预测分析[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王波;吴臻;;一类证券市场上投资组合和消费选择的最优控制问题[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0 曹文;;上市公司重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银河证券上海总部 任承德;“金融30条”是中长期利多[N];上海金融报;2008年
2 李雨跃;做大做强A股主场要抓住机遇[N];证券时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夏丽华;开启蓝筹新时代[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李玉梅;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向更高水平发[N];学习时报;2006年
5 华观发;谭宁:“从居安思危到居危思危”[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国明;证券市场如何监管[N];中国工商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耿馨雅;证券市场“监管进行年”[N];财经时报;2002年
8 徐洪才;保护老百姓投资热情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北京首证;短期升势难改震荡格局[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刘胜军;增发恐慌与股市低效[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国俊;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2 宋伟岩;论证券市场法治化中的诚信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3 赵小川;中国证券市场规制体系改革的理论与政策[D];辽宁大学;2006年
4 茆晓颖;中国证券市场税收效应和制度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5 杨晓兰;证券市场泡沫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宗兆昌;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D];河海大学;2005年
7 张永鹏;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及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张希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仪垂林;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D];河海大学;2006年
10 章融;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庆岩;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及其监管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王德强;我国上市公司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李军;证券市场自律规则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6年
4 梁云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景春;上市公司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维;我国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敬;我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之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闫治国;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9 陈建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撑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辛静;私募基金法律规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75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7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