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凯尔森的法律效力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8 12:07
【摘要】:法律效力理论是凯尔森纯粹法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凯尔森认为法律效力就是规范的特殊存在,一个在法律上没有效力的规范根本就不是一个法律规范。如果一个法律规范是有效力的或被判断为有效力,对它所指向的人的行为就有约束力,有资格要求得到遵守和服从。因此,一个法律规范具有效力,是指人们应当像法律规范所规定的那样行为,应当服从和适用规范。 本文论述凯尔森的法律效力理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是关于凯尔森法律效力理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的分析。任何理论学说的建立都逃脱不了它所处时代的影响和作用。凯尔森的理论既肩负着其时代所赋予的任务,同时也深受先哲思想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对奥斯丁分析法学的批判与重构、对新康德主义的理论借鉴,同时,其法律效力理论体系又是构建在其纯粹法理论的背景之下,因此纯粹法学的基本理论也是影响其效力观的重要因素。 第二部分从凯尔森对法律效力概念、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的关系,以及规范的效力范围等三个重要问题出发,对凯尔森的法律效力理论基本要素作了简要的概括。 第三部分为凯尔森的法律效力理论体系论述,此部分围绕凯尔森是从法律效力在两个不同逻辑层面的含义分别展开的。特定法律规范的效力本原及效力位阶,凯尔森的法律效力本原论是在批判自然法学派和社会学法学派的法律效力本原论的基础上展开的,在批判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理论,从而构建了其特色的法律效力的等级结构;法律体系自身的效力及其合法性标准主要论述了凯尔森法律效力理论中的最为重要的基础规范,并指出凯尔森认为的法律只与形式的正义有关,无实质的正义可言,而这种形式的正义就是法治。 第四部分笔者主要对凯尔森的法律效力理论评价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意义两个方面论述。对于反对者的声音,笔者并没有极力反驳,而是认为任何理论体系都是开放的,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最后,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即规范立法等级效力,统一法律体系、提高立法技术,实现科学立法以及对执法、司法和守法的意义等方面论述了凯尔森法律效力理论对我国当代法治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theory of legal effec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Kelsen's theory of pure law. Kelsen thinks that legal effect is the special existence of norm, and a norm without legal effect is not a legal norm at all. If a legal norm is valid or is judged to be valid, it is binding on the conduct of the person to whom it refers and is eligible for compliance and compliance. Therefore, a legal norm has effect, which means that people should act as stipulated in legal norms, obey and apply nor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egal effect theory of Kelsen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first part is an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and ideological origin of the legal effect theory of Kelse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y theory cannot escape the influence and function of its time. Kelsen's theory not only shoulders the task given by his time, but also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 of forefathers, including the criticism and reconstruction of Austen's analytical law, the reference to the theory of Neo-Kantian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its legal effect is construc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ts theory of pure law, so the basic theory of pure law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its view of validity. The second part mak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legal effect theory of Kelsen from three important issues: the concept of legal effective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effectiveness and legal effectiveness, and the scope of legal effectiveness of norms. The third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legal effect of Kelsen. This part revolves around the meaning of Kelsen from two different logical levels. Kelsen's theory of legal effect is based on criticizing the legal effect of natural law school and social law school. In the process of criticism, the author established his own unique theory, and thus constructed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its characteristic legal effect; The validity of the legal system itself and its legal standards mainly discuss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norms in Kelsen's theory of legal validity, and point out that the law that Kelsen believes is only related to formal justice and has no substantive justice to speak of. And this form of justice is the rule of law. In the fourth part,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evaluation of the legal effect of Kelsen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The author does not strongly refute the voices of the objectors, but thinks that any theoretical system is open and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practice is more important. Finally, the article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standardizes the legislative hierarchy effect, unifies the legal system, enhances the legislation technology, realizes the scientific legislation and the law enforc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Kelsen's theory of legal effect to the contemporary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aspects of judicial and law-abiding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韶华;严玉良;;商事登记对不同主体的法律效力[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2 刘淑华;;我国澳门地区事实婚姻法律制度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07期

3 毛国辉;;军事行政行为探析[J];法学杂志;2011年08期

4 梁召辉;;不当得利的法律性质及法律效力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5 汤强;;竞业禁止协议法律效力的比较与借鉴[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杨悦;;论国家秘密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力[J];华章;2011年14期

7 林晶;;探研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8 菅从进;;凯尔森法律规范理论论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孙利民;;格式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辨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7期

10 张莉;;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实践反思[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宏志;蔡瑜坤;;电子政务安全的法律保障[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柳杨林;;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初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黄财基;黄庆生;;试论市场运作房指标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君明;熊勇;;医患沟通法律问题之浅见[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段东梅;;从国外立法看我国对空白票据规定之完善[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沈娟;樊巧云;李勤;;论病案书写质量与法律责任的关系[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2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魏玉玲;;影响档案行政执法法律效力因素探析[A];2002年档案学术论文集[C];2002年

8 张文军;;保证病案法律效力的思考[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2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张晓京;;论凯尔森之和平架构与21世纪的国际秩序[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杨科雄;;公共服务:主观与客观之间[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 张继明;代理人事后收据的法律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记者 张和平;温州赋予法律效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娇萍;职代会的法律效力是不容置疑的[N];工人日报;2009年

4 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 马正红;复印件和扫描件的法律效力[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1年

5 河南辉县市法院 韩鸿峰;村民委员会的调解有无法律效力[N];今日信息报;2005年

6 ;夫妻一方擅自赠与他人巨款有法律效力吗?[N];中国社会报;2003年

7 缪士鼎 (安徽);浅谈审议意见的法律效力[N];人民代表报;2008年

8 上海海事法院 康维奇;合同约定即具法律效力[N];中国船舶报;2009年

9 上海市康昕律师事务所律师 卢意光;将更加注重法律效力[N];中国医药报;2010年

10 ;商店自贴“偷一罚十”不具法律效力[N];自贡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邹益民;现代法律与政治中的诸神魔之争[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刚;西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在中国[D];重庆大学;2008年

4 杨科雄;行政行为效力来源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甘德怀;法律实证主义脉络下的法律存在论[D];吉林大学;2010年

6 苗炎;哈特法律规范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高国栋;分析法学的日常语言分析转向[D];吉林大学;2006年

8 曾莉;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视野中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旭东;法律规范理论之重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涛;凯尔森的法律效力理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立坡;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法律效力观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王金屿;对我国宪法序言的重构性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王桂英;我国少数民族刑事法律的效力初探[D];贵州大学;2007年

5 丁汀;凯尔森、哈特法律效力论之比较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王娟;论海运保函的效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薛菁华;提单仲裁条款法律效力的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晓燕;我国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袁挺;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杨芬;国家单方行为的国际法思考[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0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50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4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