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化法治实践中的指数设计——以法治政府指数与司法公正指数的比较为中心
[Abstract]:Quantific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s helpful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urt to look for the gap between the existing standards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o find out the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ety ruled by law. The index of government by law and the index of judicial justice are two important indexes to quantify the rule of law. China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somorphism in the design thinking of these two index systems. However, the design thinking of the index of government by law and the index of judicial justice does not have the same structure of logical structure, but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spirit of the rule of law,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work of government and the court, different design thinking should be adopted. In particular, the design of China's government by law index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division of central and local authorities, respect the rights of citizens, the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observance of international rules, as well as the design of the judicial justice index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urt's independent handling of cases, the rate of revision, the rate of retrial, the rate of service and interest,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action of a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惠岭;;上下级法院关系改革的思路[J];法制资讯;2009年05期
2 侯学宾;姚建宗;;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思想维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3 蒋立山;;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理论问题[J];法学家;2014年01期
4 沃野;关于社会科学定量、定性研究的三个相关问题[J];学术研究;2005年04期
5 姜明安;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J];中国法学;2002年01期
6 万斌;顾金喜;;功利主义与公共政策伦理:如何从冲突走向和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叶浩生;;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对立及其超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9期
8 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9 钱弘道;戈含锋;王朝霞;刘大伟;;法治评估及其中国应用[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10 雷玉琼;曾萌;;制度性腐败成因及其破解——基于制度设计、制度变迁与制度约束[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安军;;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张永刚;;公共管理中行政权的扩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3 李雨峰;;思想/表达二分法的检讨[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常安;;清末民初宪政世界中的“五族共和”[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王世涛;;论单一制中国的财政联邦制——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7 李青武;提升公司信用水平的制度保障——从公权力视觉进行探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李晟;;转型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2期
9 唐明良,卢群星;论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对《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解读及其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皮建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边界研究——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晋运锋;当代功利主义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帅;分权、制约与协调:我国纵向府际权力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孙启进;结构的力量:社会结构与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博;当代中国县级政府权力配置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潘信林;毛泽东政府管理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肖佩莲;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董健;中国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探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妍洁;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冲突治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振超;财富分配正义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蔡勤涛;公平价值取向下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张龙亭;我国司法区域改革之设想—与行政区域的分离[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7 白利栓;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瑞华;;无偏私的裁判者——回避与变更管辖制度的反思性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2 魏建国;;“科学主义”对大陆法系影响的考察与反思[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3 钱弘道;;余杭法治指数的实验[J];中国司法;2008年09期
4 钱弘道;;2008余杭法治指数:数据、分析及建议[J];中国司法;2010年03期
5 占红沣;李蕾;;初论构建中国的民主、法治指数[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蒋立山;;迈向“和谐社会”的秩序路线图——从库兹涅茨曲线看中国转型时期社会秩序的可能演变[J];法学家;2006年02期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06期
8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年12期
9 莫言锋;;法治指数的“南橘北枳”之忧[J];法治与社会;2008年06期
10 李宜钊;功利主义:公共政策中的伦理[J];管理科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万超;试论司法公正中的法官与经济人[J];法学杂志;1998年05期
2 方明;浅论司法公正[J];山东审判;1998年03期
3 朱江;高扬司法公正的旗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9年06期
4 宋黎晓;狠抓案件质量 确保司法公正[J];决策探索;1999年06期
5 张诚;浅议保证司法公正的措施[J];人大研究;1999年10期
6 辛乐泉;“和谐社会”与司法公正“防线”[J];记者观察;2005年06期
7 祖丽皮亚·买海提;;维护司法廉洁 保障司法公正[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8 李强;;建立司法公正,不能忽视1%[J];环球人物;2013年12期
9 黄成学;浅谈如何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J];党的生活;2003年11期
10 熊桥;遵守程序是维护司法公正的保障[J];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祥珍;王新凤;;也谈司法公正[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孔庆亮;;关于司法公正的几个问题[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祥珍;王新凤;;也谈司法公正[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肖玲;;论司法公正研究的相关问题[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5 欧阳涛;;刑事司法公正与效率的重要保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6 杨荣新;张晓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保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7 张荣芳;任舒泽;;司法公正与政治文明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8 张顺革;;董必武司法公正思想及其改革[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9 周帼;;论董必武的司法公正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10 肖永年;;在“全省严格执法与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东 俊歧;开展“规范司法行为 促进司法公正”活动[N];鄂尔多斯日报;2005年
2 陈灿平;司法公正内涵新议[N];法制日报;2002年
3 汪映荣;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N];华中电力报;2000年
4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 戴玉忠;司法公正的价值取向与保障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0年
5 任群先;司法公正:法官的责任与追求[N];人民法院报;2000年
6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晨光;关于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郝明金;司法公正的多维标准[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郝明金;司法公正的标准[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院长 王秋良;司法公正评价标准之我见[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记者 周丽;规范司法行为 维护司法公正[N];吐鲁番报(汉);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顾学松;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2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张曙;刑事司法公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晓雅;美国刑事司法公正的宪法保障[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启南;论当代中国司法公正的实现[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童冀霄;论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D];暨南大学;2010年
3 祖丽皮亚·买海提;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司法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洋;论当代中国司法公正的实现[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杨博;司法公正的法理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袁丹丹;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的司法公正实现路径[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胡小华;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珊;当代中国司法公正实现路径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9 滕澎;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协调[D];兰州大学;2010年
10 肖丽;论网络舆论监督权与司法正的良性互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02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0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