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治之下:开放政府与公众参与

发布时间:2018-08-27 13:45
【摘要】:公民参与已经成为国际发展话语的主流。开放型政府概念应运而生,开放型政府的实践也逐步展开,标志着我国政治文明和民主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公众参与是开放政府的核心要素。开放政府与公众参与离不开法治保障。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开放式政府的建设,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Abstract]:Citizen particip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iscourse. The concept of open government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and the practice of open government develops gradually, which marks the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in China.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the core element of open government. Open govern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guarantee of rule of law. To guide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pen government in an orderly manner, the government bears the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中央党校政法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民政治权利发展与有序政治参与研究”(项目号09CFX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0;D92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然;;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信息公开的价值[J];才智;2009年26期

2 周昕;;论我国电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J];长江论坛;2008年03期

3 马思睿;;国家档案馆政府信息查阅点利用率现状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0年02期

4 钟伦清;;政府信息公开与国家档案馆的角色定位[J];档案学研究;2010年01期

5 白丽霞;高颖;;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6 钟伦清;;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国家档案馆的角色定位[J];广东档案;2010年01期

7 吴红宇;;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其推进[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黄丽;;浅议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12期

9 梁艺;;解读信息公开对现代行政权正当性的证成——以杭州市政府开放式决策为例[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10 郭娅;白婷;;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初探[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石柏林;申桢嫔;;论信息不公开例外——兼论《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草案)[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勇;政府信息公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范伟;新国家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杜俊伟;论舆论的自组自稳[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申琦;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王华;基于政府治理的国家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车桂娟;基于政府审计视角的政府内部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彭澎;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之宪政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巨振阳;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李翔;论我国食品强制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行;构建服务型政府视阈下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程道光;行政公文语义的模糊语义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超;论新时期中国责任型政府的构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化耀锋;反腐倡廉语境下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晓东;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第三人权利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凌瑜;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效能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杨惠桃;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韩雪;对行政执法者法律信仰危机的反思与展望[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绿色110”:让公众参与环保[J];上海人大月刊;2001年02期

2 阎锐;;加拿大公众参与的组织和管理[J];新疆人大(汉文);2005年12期

3 汪浩,庄紫园;“公众参与”: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性工作[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1期

4 何祖洪;;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05期

5 楼晓;汪婷;;论环境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中“公众”的界定[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4期

6 赵杰;;管制文化亟待改造——政府管制与公众参与[J];南风窗;2008年23期

7 龚益;;官民“信息不对称”:公众参与的瓶颈[J];人民论坛;2008年14期

8 臧荣华;吴义太;;论公众参与行政的正当性[J];求实;2008年09期

9 罗静;李文海;;论公众参与下的专家理性[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10 吕同舟;黄伟;钟婷;;公众参与问题的研究综述[J];管理观察;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现学;;对公众参与制度化的探索——深圳市龙岗“顾问规划师制度”的构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石莎;;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3 任清娟;;浅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公众参与[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尹根成;盛志辉;郭洪光;乔冬云;;如何在社会服务行业环评项目中开展公众参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宋万忠;;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环境监管效力[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刘华;;论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若干问题[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樊振辉;罗雅雪;;世界银行环评的公众参与实例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庞少静;樊振辉;;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及方法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高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讨[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姜世平;;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珞珈山;土地规划应吸引公众参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孙田;公众参与:最关注的热点[N];建筑时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徐晓敬;公众参与环保 沈阳首开先河[N];辽宁日报;2005年

4 卢新宁;加快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机制[N];人民日报;2003年

5 ;公众参与环保之我见[N];人民日报;2005年

6 实习记者  彭羡;专家共议公众参与环保立法[N];中国环境报;2006年

7 陈谦;从公众参与看利益协调[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丽萍;环保三支柱:政府推动+企业支持+公众参与[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吴学安;公众参与是环保的建设性力量[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刘婧娟;“危改”过程中的公众参与[N];财经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梅;城镇居民公众参与认知、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王春雷;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杨秋波;邻避设施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与行为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7 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付健;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张慧敏;技术的民主控制[D];东北大学;2005年

10 杨帆;旧城住区更新工程的公众参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明红;我国环境执法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郭迎春;我国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俊;长沙市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杨亚东;建构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治理模型[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吕嘉欣;广州“三旧”改造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6 宋万忠;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监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王旎;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的公众参与[D];中南大学;2009年

8 潘军海;新时期公众参与反腐败之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曲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晓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07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07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e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