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德国学术自由的宪法保障

发布时间:2018-10-04 19:27
【摘要】: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将学术自由纳入宪法的国家。先后经过了法兰克福宪法草案、普鲁士宪法、魏玛宪法到现在的德国基本法,都将学术自由纳入其中。虽然在不同时期政府也会对学术自由予以限制,但是学术自由在宪法文本中得到充分的保障。本文对德国学术自由的宪法保障分四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主要谈论学术自由在德国入宪的社会背景。最先将学术自由纳入宪法的是德国的法兰克福宪法草案,但是一项权利不会凭空纳入宪法之中,必然有其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自14世纪始,德国大学在教学与大学管理上就有了一定的自治权,随着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运动与16世纪初期的宗教改革运动,先后创立了哈勒大学与哥廷根大学,这两个大学中的教授在办学理念上推行思想自由,为大学的发展争取了自由的空间。18世纪由于普法战争的影响,德国政府决定对大学进行改革,任命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洪堡担任负责人创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可以说是真正确立学术自由思想和大学自治制度。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家还有施莱尔马赫、费希特等人,他们通过著书立说为学术自由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但是在洪堡卸任后不久,保守的梅特涅就制定了"卡巴斯敕令",限制大学的言论与成果的发表,由此发生了"哥廷根七教授事件",这两个事件成为学术自由纳入宪法的导火索。几乎全部德国的大学生呼吁在宪法中保障学术自由,学术自由因此第一次纳入宪法中。第二部分,主要写学术自由在德国入宪以来的发展,学术自由虽然写入了宪法,但是现实中贯彻落实的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德国的基本法实施之前,在《普鲁士宪法》实施过程中,学术自由受到法实证主义解释的限制,认为宪法保障的学术自由是为了对抗行政机关的恣意,而不是要这些自由从立法权的限制之下解放出来。这一解释一直延续到《魏玛宪法》时期。后来希特勒上台使《魏玛宪法》完全被架空,希特勒通过颁布法令、推行"领袖原则"与:大清洗运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迫害,严重损害学术自由。德国人总结魏玛时期的宪政经验与希特勒统治带来的危害,将学术自由规定在德国的基本法中。第三部分,重点论述学术自由的构成要件。主要讲述学术自由的内涵、学术自由的主体、学术自由的内容以及学术自由的限制。学术自由的内涵是很难确定的,因为学术自由的内涵始终是变化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同学者研究人员的研究范围与领域越来越宽泛,需要被保护的成果也就越来越多,这也造成学术自由的主体也是难以准确划定的。德国的学术界和司法实践分别对学术与研究、学术自由的内容、学术自由的限制等方面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第四部分,谈论的主要内容是德国的大学自治权以及自治权的依据和自治权的范围,主要参考的是有德国《高等教育总法》的规定和德国1973年有关"团体大学"的判例。德国现行的《基本法》没有规定大学自治权,大学是否有自治权,自治权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在德国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是通说认为大学自治是从《基本法》第5条第3款规定的学术自由推出来的,是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虽然基本法中没有关于大学自治权的规定,但是德国的很多邦的宪法都明确规定大学拥有自治权,同时德国的《高等教育总法》第36条明确规定大学的组成人员与参与大学治理的主体,联邦宪法法院作出的1973年的"团体大学"的判例也承认了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大学自治权的主体。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51.6;DD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G.维尔;;政治、学术自由与法律总顾问的办公室[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2 贺卫方;;作为宪法课题的学术自由[J];云梦学刊;2007年04期

3 刘英;;试论“学术自由”在我国的发展历程[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唐晓明;;知识创新与学术自由[J];学理论;2009年12期

5 黄威;;高校教师学术自由权浅析[J];学理论;2010年19期

6 史文熊;“学术自由”三议[J];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7 ;论保证学术自由[J];群言;1985年08期

8 胡寿鹤;;学术自由和党的领导[J];理论月刊;1986年07期

9 胡杰;;学术自由的法学意蕴[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01期

10 何生根,周慧;论学术自由权的保障与救济[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燕;;浅析西南联大的学术自由[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2 李子江;;西方学术自由思想与制度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俞可;;大学校长:游走于高校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康翠萍;;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发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宋琦;赵阳辉;;军事技术需求对大学学术自由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6 Ulrich Teichler;;学术自由与造就职业能力期盼之间的大学:欧洲的经验(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7 刘赞英;刘兴国;郑浩;;现代大学制度的适用性及其局限性——基于学术自由视域的考察[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许志琴;;主持人语[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5:板块汇聚、地幔柱对云南区域成矿作用的重大影响[C];2011年

9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10 刘权;;大学章程修改的思考[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诺奖得主“秘诀”:学术自由,同事合作[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宋惠昌;“学术民主”还是“学术自由”[N];学习时报;2005年

3 雪里埋;此“学术自由”非彼“学术自由”[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葛飞 本报记者 张守营;没有法治何谈自由[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毕竞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美国司法中的学术自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贺春兰;尊重学术自由,培育大学精神[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劳凯声;尊重学术自由 培育大学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美] 艾伦·施雷克 著 美国雅施瓦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鹏权 译;美国的学术自由谎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马萨诸塞州大学教授 NANCY FOLBRE 编译 严珂;学术自由与捐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推崇科学精神首重学术自由[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2 茹宁;国家与大学关系的哲学分析[D];南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芳;学术自由:一个古老的神话[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艳萍;学术自由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王艳;我国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黄旭华;学术自由易受侵犯的学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烈;学术自由及其制度安排[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芬芬;论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环境[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杨倩;美国高校学术自由的法制保障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8 崔杨;学术自由的宪法保护[D];山东大学;2015年

9 罗香年;高校学术自由权的宪法保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姚懿;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51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51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6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