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国际法的溯源与探究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luralism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eople begin to question the western centralism, and more scholars discuss the ancient Chinese international law, and gradually recognize the existence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thread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and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Pre-Qin Dynasty,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basis of the existence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especially taking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Qi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historical textual research. Citing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elaborated the Qi country to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played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and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international law norms, diplomatic system, The contents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and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vid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plain international law thought of the pre-Qin period,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and Confucian civi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莫金山;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J];史学月刊;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琳;;国际河流开发的区域合作法律机制[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2 李无未;春秋朝觐的衰变[J];东疆学刊;2002年02期
3 李金明;;钓鱼岛归属问题及其在海域划界中的地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4 王虎华;;论外交官的刑事管辖豁免及其国际法处治[J];法学;2010年09期
5 胡婧婷;;纽伦堡审判对自然法复兴的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6 何田田;;国际刑法对海盗罪的规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7 张磊;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J];国际经济法论丛;1998年00期
9 张乃根;;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论[J];国际经济法论丛;2001年00期
10 顾德欣;战争法法律冲突[J];国际论坛;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梅良勇;林玉良;;《管子》的认识论研究[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刘萍;;《管子》中的教育思想探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方钱;;从《管子》的相关思想看祖国的统一大业[A];2013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金强;国际海底资源分配与美国的政策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4 金学清;东周王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玲;先秦法家思想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丁明红;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政策之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8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9 曾文芳;先秦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陶永新;14-17世纪欧洲自然法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芬;中菲南海争端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晓伟;《左传》外交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匡媛;《管子》人才思想管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进伟;惩治海盗国际合作法律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俊杰;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海琨;确立国家刑事责任的争议及其价值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鹏;国际人道法中的战争罪之非法拘禁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童凯;国际组织政府采购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程娟;《管子》社会秩序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韩庆林;《管子》礼法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柯;贾少学;;国际法的性质之反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何志鹏;;中国国际法研究反思[J];政法论坛;2010年04期
3 李文昊;;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相关理论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27期
4 王博;;不断涌现的国际法研究新方法[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3期
5 温遥超;;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区别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年03期
6 李威;;欧美单边气候立法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吕江;;论国际法的实效——以国家新能源战略的经验证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周子亚;Yg本海国际法评介[J];法学;1957年01期
9 刘家骥;有关国际法的性岅与体系的几个UO楲[J];法学;1958年03期
10 iJ殿陛;关于国际法体系的几点意墜[J];法学;195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宁;;国际法与构建和谐世界[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黄伟;;也论国际法的等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谢小庆;;论国际法的历史类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李杰豪;;国际和谐与国际法的“系统平衡论”——权力、利益与道德的范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白中红;;论海上能源通道安全的国际法基础[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刘继勇;;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杨松;;国际法与国际货币新秩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何志鹏;;国际法治的中国立场[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志雄;;国际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中国和平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张谦;建设和谐世界理念与国际法价值[N];光明日报;2007年
2 烨泉;维护网络安全国际法应有所作为[N];法制日报;2013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曾令良;和谐世界呼唤新的国际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谢小庆;如何认识当代国际法的作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刘敬东;国际公法不容挑战[N];法制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郭恒忠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阴剑峰;美英对伊动武缺乏国际法律依据[N];法制日报;2003年
7 法学所课题组;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法学院 车丕照;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法学研究的指导[N];新清华;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2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3 蔺运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法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贾少学;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吴锦标;国际法与国际秩序[D];山东大学;2006年
6 李春林;国际法上的贸易与人权关系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王忠宝;论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汉大学;2011年
9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颖健;公共卫生全球合作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秀霞;论生态环境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朱博夫;互联网治理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方炜;浅析国际法在核军控进程的地位和作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熊平;国际法体系化机制初论[D];外交学院;2005年
5 赵伟;国家间战略互动对国际法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6 庞永三;试析全球化时代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刘志秀;国际法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必要性及其困境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跃辉;试论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李霓;和谐世界的构建与国际法理论的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王丽;论国际法中的软规范[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78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7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