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律经济学视野下的刑罚目的与刑罚配置原则

发布时间:2019-03-05 09:06
【摘要】:刑罚目的属于主观范畴,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刑罚论问题。刑罚目的应该包括报应和预防。报应和惩罚是刑罚的本质属性,其立足于已有的犯罪行为,是刑罚功能能够充分发挥的基础所在。没有报应的刑罚目的,就难以解释"轻轻重重"的刑罚配置。预防目的则着眼于未然之罪,通过刑罚的配置威慑潜在的犯罪。法律经济学重视刑罚的效果和效益,而刑罚的效果和刑罚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相关,科学合理的刑罚配置应遵循公正性、平等性、效益性和人道性原则,具体而言,刑罚配置应当考虑犯罪行为客观危害、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期待可能性,还要考虑不同犯罪之间刑罚的协调。
[Abstract]:The purpose of penalty belongs to subjective category and is also a controversial issue of penalty theory. The purpose of punishment should include retribution and prevention. Retribution and punishment are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punishment, which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criminal acts and is the basis on which the function of penalty can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Without the purpose of retribution, it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the "lightly heavy" penalty allocation. Prevention aims at uncommitted crimes and deterres potential crimes through the allocation of penalties. Law and economic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ffect and benefit of penalty, and the effect of penalty is related to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isposition of penalty.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isposition of penalty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fairness, equality, benefit and humanitarianism, in particular, the principles of justice, equality, benefit and humanity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allocation of punishment. The allocation of penalty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objective harm of the criminal act, the subjective malignancy and personal danger of the actor, the expectation possibility,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penalty between different crim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战训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82004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基本科研经费项目(2016JKF02202)
【分类号】:D90-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豆琨;;论中国古代刑罚的流变[J];法制与社会;2010年03期

2 付熠玮;;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特点[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3 许锡良;;刑罚为什么要株连九族?[J];政府法制;2011年24期

4 李长杰;吕雪;;清朝刑罚制度的发展及特点[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徐祥民;略论春秋刑罚的特点[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6 连宏;;五代刑罚制度的变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原立荣;;“刺配”刑罚小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徐婧;;元代刑罚制度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9 张益刚;邱月玲;;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人性分析[J];齐鲁学刊;2009年05期

10 潘玮;杨馨德;;浅析秦朝的刑罚制度[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培锋;;20世纪的英国刑罚变革[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2 吴旭阳;;浅议5~11世纪英格兰犯罪与刑罚的基本制度[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赵晓耕 陆侃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罚变迁:《唐律·名例》篇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季卫东;作为国家缩影的刑罚制度[N];检察日报;2005年

3 刘继兴 刘秉光;汉文帝为何要废除“肉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文芳;古代刑名诠考[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瑜毅;罗马帝政时期刑罚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乔羽;中国古代五刑制度的法律文化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3 蒋潇;从中日对比中评断中国刑罚的轻与重[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包朝鲁门;蒙古族古代独特刑罚制—罚畜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谢晨杰;欧洲刑罚制度演变的启示[D];复旦大学;2010年

6 霍星辰;中国古代耻辱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薄晓霞;浅析中国古代流放制度[D];山东大学;2012年

8 马思光;对清代刑具的反思[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毛婧;晚清民国时期的刑罚制度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

10 初瑛;唐代笞刑、杖刑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34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434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