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机会主义知识产权诉讼行为及其法律控制——美国法的经验和启示

发布时间:2019-07-17 17:37
【摘要】:机会主义知识产权诉讼是利用信息优势和交易专用性资产等因素不正当地通过诉讼获得利益的行为,属于利用缺乏依据的独占性权利寻租的行为,包括将竞争对手排除出市场以及收取高额许可费用等。机会主义诉讼增加了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的社会成本,扭曲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关系。通过借鉴美国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引入减少临时禁令的颁发和由败诉原告承担律师费等约束机制,并积极采用部分判决和改进确认不侵权之诉等激励机制,以期帮助恢复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
[Abstract]:Opportunist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tigation is the behavior of making use of information advantages and trading special assets to obtain benefits improperly through litigation. It belongs to rent-seeking behavior by using unfounded exclusive rights, including excluding competitors from the market and charging high license fees, and so on. Opportunity litigation increases the social cost of the oper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and distor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ransaction.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legal provisions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restraint mechanisms, such as reducing the issuance of temporary injunctions and the liability of lawyers' fees by losing plaintiffs, and actively adopts some incentive mechanisms such as partial judgment and improvement of non-infringement litigation, in order to help restore the interest balance mechanis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191)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3SBF502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BA311) 湖南省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3K009)
【分类号】:D971.2;D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强;;专利阻遏与专利强制许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张胜先,伍浩鹏;“恶意诉讼”的社会危害性及对策[J];河北法学;2002年05期

3 章晓洪;论恶意诉讼[J];河北法学;2005年05期

4 刘婷;刘益;;交易专项投资对伙伴机会主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2年01期

5 董礼洁;;恶意诉讼损害赔偿的要件[J];人民司法;2013年08期

6 刘强;;机会主义行为规制与知识产权制度完善[J];知识产权;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刘霞;;浅谈量刑建议与量刑程序诉讼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廖永安;黎藜;;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5 张群;;家宅法的起源与发展——兼论宅基地制度的出路[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6 尹玉海;王明月;;外空法中“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刘素林;;《元照英美法词典》求正[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8 林彦;;乞讨权在美国确立的过程[J];比较法研究;2008年01期

9 冯珏;;论妨害排除请求权[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10 耿卓;;追问与解答:对诉讼时效客体的再论述[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洋;吴锦宇;;浅析美国337条款实施机制之演进及发展趋势[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连益;;少儿双语词典概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4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5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6 姚兵兵;;专利权人恶意利用不当专利诉讼问题实证研究——兼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部分条款[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7 杨涵雯;;论仲裁的保密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8 曾坚;;论信赖保护原则下“公共利益”的界定[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9 胡炜;;底价仲裁制度适用条件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姚宪弟;陈凯;任中秀;;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与我国人民陪审制的改革[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炎;论专利侵权判定中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琪;论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肖唯;论我国新《保险法》中的弃权和禁止反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紫琦;破产欺诈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晓贤;论我国海运履约方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李华;层叠模式视角下的普通法外来术语翻译[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鸿;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倪志钧;论我国示范诉讼之建构[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研究[J];武陵学刊;2010年06期

2 李澜;;专利侵权诉讼中的永久禁令——以新的视野审视“停止侵害”的民事责任[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07期

3 徐爱国;;英美法中“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责任[J];法学家;2000年02期

4 龚柏华;马艾骐;;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否定中国山东圣奥公司出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337条款”案评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8年03期

5 龚柏华;顾安琪;;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否定中国电池企业出口产品侵犯美国企业专利(“337条款”)案评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8年04期

6 刘益;刘婷;王俊;;算计性承诺与忠诚性承诺的互动——作为关系长度与机会主义行为的中介[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7 刘强;;有害技术专利问题研究[J];武陵学刊;2013年01期

8 汪涛;秦红;;专用性投资对机会主义的影响——以汽车行业4S专营店为例[J];管理科学;2006年02期

9 于江;尹建华;;企业间网络中敲竹杠行为机理及对策研究[J];管理科学;2009年04期

10 庄贵军;刘宇;;渠道投机行为的相互性以及交易专有资产的影响[J];管理科学;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科技档案与知识产权[J];机电兵船档案;2004年01期

2 田力普,曹津燕;国外在华投资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J];科技与法律;2004年04期

3 ;国内动态[J];中华商标;2008年02期

4 卞辉;;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J];商业时代;2009年34期

5 潘天明;信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新进展[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1998年11期

6 郑楠;;从当今学术腐败现象看我国法律保护的缺失[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2期

7 李小伟;论知识产权保护与完善投资环境的关系[J];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8 蒋栋楠;寻租、腐败及其法律控制[J];法学杂志;1996年02期

9 许国明;;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胜诉一起商标侵权案[J];当代农机;2007年04期

10 吴伟;;小议美国关税法“337条款”[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菊华;;植物发明在美国和欧洲的知识产权保护简介[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晓菡;;美国337条款诉讼的特点及我国应对策略[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3 唐有良;;中国法院不宜审理美国专利商标局所授予专利权的权属纠纷案件金[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4 任可;;印度海关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的介绍[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5 曹建明;;WTO与中国的法治建设[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6 徐家力;;从美国关税法337条款谈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4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4年

7 黄文俊;;如何在美应对337条款诉讼[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8 吴小琛;;中芯国际337调查案评析[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9 尹新天;;美国专利政策的新近发展及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有关思考[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10 胡永攀;;论美国关税法第337节与GATT、TRIPs协议的冲突[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艳;品保委揭晓最佳知识产权保护案例[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闵凌欣;省高院公布2009年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例[N];福建日报;2010年

3 刘若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武器[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李昕;“知识产权保护第一大案”进入刑事诉讼阶段[N];中国企业报;2009年

5 魏建玲;“知识产权保护第一大案”进入刑事诉讼阶段[N];国际商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东红 本报通讯员 王永伟;知识产权保护亟待破解“五难”[N];河南日报;2006年

7 ;印度知识产权保护案[N];民营经济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一批侵权案件被查处[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9 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王先林;合理与适度:知识产权保护的另一面[N];法制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刘波;秀水街诉讼案:维护知识产权新主张[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培舒;知识产权与人权的联系、冲突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2 吴民平;美国337条款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孙加锋;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莉;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陈璐璐;试析美国“337条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陈瑶;美国“337条款”的法律实施机制[D];中南大学;2007年

4 金丹;美国贸易法“特别301条款”、关税法“337条款”及TRIPS协议对中国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孙昊天;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陈子谦;美国337条款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胡维华;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周然;论美国“337调查”程序及其应对措施[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夏晨超;从美国虚假诉讼看中国虚假诉讼的防范与规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郑珂;欧盟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15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15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2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