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律和认知神经科学:法学研究的新动向

发布时间:2019-11-29 18:54
【摘要】:法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进行的跨学科研究是法学研究的新动向。近些年来,欧美已有诸多研究机构和人员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此项研究。该研究借助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知识,对法学中一些基础性与应用性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且富有开创性的探索,如公正与司法、脑死亡与安乐死、法律责任、证据与测谎等方面。此项研究既推进了法学知识的更新,又为法律规则的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当然,法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也会凸显诸如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冲突、"真"与"善"的冲突等问题,而这恰恰说明了该领域是一个学术"富矿",有待于我们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耶林 ,王洪亮;法权感的产生[J];比较法研究;2002年03期

2 张薇薇;;如何自由地从“父爱”中获致福祉?——评泰勒和桑斯坦的《助推:事关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最佳选择》[J];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3 马克昌;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杨小晶;;新型测谎技术fMRI的研究进展[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34期

5 陈林林;;直觉在疑案裁判中的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6 苏力;;“海瑞定理”的经济学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林章俊;;试论利他行为的几种理论及其决定因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李琳琦;孟醒;;明清小说与历史文献中的徽商形象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宁静波;;民事再审程序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3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素文;李松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文献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廖菲;拓慧;;北京市文明乘车监督员调查报告[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戴烽;;群体心理效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优化[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徐旭林;社会群体行为建模及其动力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颜安;反社会人格障碍男性患者决策功能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2 李雨馨;神经科学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梁素安;司法解释“立法化”研究及对策[D];广西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耶林 ,王洪亮;法权感的产生[J];比较法研究;2002年03期

2 叶静;众怒难犯——万历四十四年董其昌抄家案[J];小康;2005年05期

3 欧锦雄;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继承与批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陈兴良;;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钱银锋;脑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0年06期

6 黎宏;;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研究[J];清华法学;2007年01期

7 王善飞;万历以后江南乡绅势力的恶性膨胀及其危害[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苏力;自然法、家庭伦理和女权主义?——《安提戈涅》重新解读及其方法论意义[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9 马学强;乡绅与明清上海社会[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01期

10 徐茂明;明清以来乡绅、绅士与士绅诸概念辨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学家揭秘大脑忘记痛苦记忆的两种方式[J];人事天地;2012年11期

2 曹晓培;;锻炼少记性差[J];共产党员;2014年12期

3 陈志娟;;认知视角下的创造力[J];学理论;2012年2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跃嘉;;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A];首届中国神经信息学讨论会摘要[C];2000年

2 李鹤;柯李;董奇;;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老年人的情绪加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卢川;郭斯萍;;文化认知神经科学的新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杨森;张静;;进化认知神经科学:人类行为研究的新视域[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汪凯;;认知神经科学历史与发展[A];“安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首届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李健;;强化学习和决策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沈汪兵;罗劲;刘昌;袁媛;;人类顿悟活动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孟维杰;;从认知心理学到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检讨与文化自觉[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袁存凤;胡卫平;;奖赏对儿童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文彩;罗劲;;安慰剂和认知重评调节负性情绪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方;我国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前景光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谢方;认知神经科学为传统学科注入活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周晓林;心理学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认知神经科学[N];光明日报;2003年

4 霍涌泉 包开亮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认知神经科学难以引领心理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李凝;“认知神经科学”:揭开脑功能的奥秘[N];科技日报;2008年

6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要研究学习的科学[N];光明日报;2001年

7 记者 常丽君;控制脑波能提高觉察突发事件的能力[N];科技日报;2014年

8 刘高岑 洛阳师范学院哲学与科技文化研究所;从生物和社会层次入手研究“自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郑玉;新世纪十大科技趋势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1年

10 杨玉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近年发展概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种杨;经济理性的两张面孔[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7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67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2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