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犯罪的界限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0.5;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文俊;;财产犯刑民交错问题探究[J];政治与法律;2014年06期
2 刘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草案》的制度创新[J];前线;2013年07期
3 徐光华;;从典型案件的“同案异判”看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罪[J];法学杂志;2013年04期
4 高翼飞;;索赔还是勒索:民刑分界的模糊地带——如何区别消费纠纷中的“维权过度”与敲诈勒索[J];犯罪研究;2011年06期
5 陈兴良;;敲诈勒索罪问题解析[J];中国审判;2010年08期
6 沈志民;;对过度维权行为的刑法评价[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01期
7 田玲翠;;职业打假人 视同于普通消费者[J];质量探索;2009年07期
8 肖本山;;消费纠纷领域敲诈勒索罪的认定[J];法学;2009年05期
9 董文蕙;;维权的界域:敲诈勒索罪与非罪的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9年04期
10 叶良芳;;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朱立新;;职业打假行为之我见[N];中国工商报;2013年
2 刘金林;;索赔时漫天要价并威胁曝光是敲诈勒索吗[N];检察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盛男;过度维权中敲诈勒索罪的认定[D];吉林大学;2017年
2 金梦洁;论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D];苏州大学;2016年
3 李倩;维权过度的刑民界限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4 修真;消费“维权过度”与敲诈勒索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5 何梦如;职业打假中正当维权与敲诈勒索的界限[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6 张永军;敲诈勒索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阳;敲诈勒索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海广;敲诈型权利行使行为比较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苗玲玲;敲诈勒索罪司法认定中的界限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绩;敲诈勒索罪疑难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9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0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