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02:29
【摘要】: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大学者、大思想家,在当时中国政治法律界思想界学术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他是中国法治主义的最早的宣传者和进行法治建设的鼓吹者,在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进行梳理研究的同时也对西方近代的政治法律思想学说进行介绍引进。他好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思想屡变,但开展法治却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 作为一个政治活动家,梁启超不仅利用报纸杂志来宣传鼓吹法治而且积极投身到当时的宪政运动中去。他对法治理论的理解加深和在推动中国宪政进程中,开始了在中国开展法治的探索。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指出开展法治具有的重大意义,只有法治主义才能救中国;开展法治必须与民权相结合,开展法治必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开展法治必须化合中西法律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秩序建设良好的国家。在指出法治人治的优缺点和法治应当注意的事项后,他结合中西法治思想,提出了自己开展法治的构想,指出开展法治的要素:开展法治必然是要以宪法为后盾,必然要有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政府的国会,必然要有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要实行三权分立,必然要有保持独立的司法系统。在梁启超的观念中法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 梁启超处于中国政局变革最剧时期,他痴迷于宪政法治,一心想建立一套良好的机制来治理国家使国家真正富强起来。他为国为民不懈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他不囿于成见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政治理念的思想更使他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的先进法治思想相结合,开展法治建设的理论探索。他所宣传鼓吹的法治精神对中国近代国民是一次伟大的启蒙。而他在开展法治建设理论探索中相关的理念和设计的一些制度,对现今我们建设法治国家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胜;;毛泽东读谈梁启超[J];党的文献;2011年04期

2 李军科;;梁启超论自由的途径[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3 闫伟杰;;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述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7期

4 蒋嘉骏;;论梁启超的“中华民族”概念[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梁淼隆;;浅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以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为例[J];文教资料;2011年23期

6 郭刚;;角力与诘难: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传播[J];长白学刊;2011年05期

7 颜德如;韩丽群;;被逐渐放逐的卢梭:以梁启超的认知为中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李炜光;;梁启超:中国公共财政的启蒙师与先行者[J];政法论坛;2011年04期

9 李亮;;法治缘何迈向方法论时代——基于法律方法论学术报告的考察(2002——2010)[J];时代法学;2011年03期

10 顾培东;;中国法治的自主型进路[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绍春;;梁启超关于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韬;;毛泽东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宋守鹏;;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苏艾平;;论梁启超文化人格的意义[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肖良武;;公德·开拓·进取——梁启超“新民”观的历史启示[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6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7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8 周俊利;;梁启超在护国运动中[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9 吉扬;;“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10 耿云志;;孙中山与梁启超——中国现代化的选择[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阳光;梁启超生命中的三个女人[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杨小霞;梁启超的佛学情缘[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赵志研;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第一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郑师渠;梁启超:近代阐发爱国论的第一人[N];北京日报;2009年

5 广州中医药大学 郑洪 陆金国;清末卫生行政的起步:梁启超医疗事件与中医境遇[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郭珊 实习生 唐蓓;但开风气不为师[N];南方日报;2010年

7 济南 李强;梁启超与《国风报》[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潘立勇;梁启超的趣味与趣味的梁启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董方奎;梁启超游台抒哀愤[N];学习时报;2004年

10 远思;梁启超这样做父亲[N];人民政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连云;为求觉世著文章[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4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5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6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7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8 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彭树欣;梁启超与中国文献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亚明;承续与超越[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发良;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姜莹;梁启超“新史学”观念生成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汪平秀;梁启超民族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4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雷蕾;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关口[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蒋海燕;鲁迅早年思想和梁启超新民说[D];河北大学;2003年

7 李艳红;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D];湘潭大学;2003年

8 陈勇军;仁爱之治与自由之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跃安;政治与文学的双重无奈[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靳路遥;“学术”背后的“思想”[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99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99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