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美国法上的反向征收

发布时间:2020-06-15 20:40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征收是对财产权的直接剥夺,是国家干预私有财产权最为严苛的手段。各国基本上遵循“征收必然伴随着补偿”的原则。与此不同,为了国家的统治和社会管理的需要,私有财产权负有社会义务,国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合理限制而无需进行补偿。但值得思考的是,合理限制的“度”应如何把控?一旦出现了超越该合理限制以至于产生类似征收的效果,又该如何解决?以该问题为出发点,将眼光投放到美国法上的征收制度中,可以找寻到解决此类问题的“钥匙”,即本文所要讨论的反向征收。本文围绕美国法上的反向征收,分成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探讨反向征收的内涵与性质。通过介绍与分析美国诉克拉克案,明确了反向征收的基本内涵,并从程序意义上对反向征收与正式征收作出区分。此外,还阐明反向征收的性质是一种补偿救济手段,具体表现为一种司法程序,以此区别于国内学者通常提及到的行为意义上的“管制性征收”与“准征收”。第二章论述反向征收的三个基本要素:存在事实征收、未启动正式征收程序、未给付公正补偿。第一个要素构成反向征收的前提与基础,包括物理性侵入征收与管制性征收两种类型。联邦最高法院分别确立了洛雷托案标准与“两步走”策略。第二个要素与第三个要素为反向征收的形式要素,正是这两个要素使得“局势”扭转,财产权人掌握了反向征收的主动权,成为征收程序的“启动者”。第三章着重探讨的是联邦最高法院在审理反向征收诉讼中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具体包括:时间维度上的成熟教义与终局判决规则;价值层面上的公正补偿问题;反向征收的救济选择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根植于宪法的反向征收在实现补偿救济功能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因素的阻挠,法院必须对其进行权衡,力求实现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结语部分阐述美国法上的反向征收对中国的启示。两国面临问题的相似性,为借鉴该制度提供可能性,虽然无法照搬,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71.2;DD9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学磊;;管制性征收的请求权基础[J];时代法学;2015年01期

2 金俭;张先贵;;财产权准征收的判定基准[J];比较法研究;2014年02期

3 吴如巧;;美国联邦上诉程序终局判决规则:内涵、例外与发展[J];人大法律评论;2013年02期

4 郑烁;;论美国的“穷尽行政救济原则”[J];行政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5 刘连泰;;计算被征收不动产价值的时间标准——美国法上的情形及其对解决“潘蓉案”的启示[J];现代法学;2010年05期

6 房绍坤;王洪平;;从美、德法上的征收类型看我国的征收立法选择——以“公益征收”概念的界定为核心[J];清华法学;2010年01期

7 胡建淼;吴亮;;美国管理性征收中公共利益标准的最新发展——以林戈尔案的判决为中心的考察[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6期

8 薛惠桑;黄晓辉;;准征收制度的合理性及立法构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戴卫平;高丽佳;;当代汉语“准X”词族探微[J];语言与翻译;2007年04期

10 王太高;;行政补偿范畴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董伟;;云南野象保护破解人象冲突难题[N];中国青年报;2006年

2 王玉信;;一支藏枪引出法律空白[N];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莹莹;美国反向征收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介晨飞;反向征收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14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14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5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