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06:22
【摘要】: 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研究是当今法哲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过去还是现在,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一直非常混乱,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区别和联系更是缺乏有效的梳理。这不利于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在理论研究上的深入,也不利于实现研究二者的现实目的。有鉴于此,本文致力于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比较研究,期望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梳理,促进法哲学研究领域基本话语的统一。 文章主要从涵义、方法和功能三方面对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区别和联系展开讨论。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涵义之辨。首先,文章分析了推理与论证在逻辑学领域的经典涵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主体、方法和客体三方面总结人们对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不同理解,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几种关系。最后,文章提出我们对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界定。 第二部分,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方法论比较。在这一部分,文章首先概括了法律推理中的理性方法以及影响法律推理的非理性因素,特别是把实质法律推理和辩证法律推理进行了区分。其次,文章概括了法律论证中的理性方法。再次,文章对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大体对应的理性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还探讨了影响法律推理的非理性因素如何在法律论证中完成其理性化。 第三部分,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功能分析。这里,我们首先总结把其理论冠名为法律推理或法律论证的学者关于二者功能的一些观点,指出他们观点中存在的不当之处。其次,按照我们对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界定,文章重新划分和详细论述了法律推理的功能和法律论证的功能。并且文章对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功能中的直接功能和派生功能做出了区分,指出了直接功能与派生功能之间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0-0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峗;;法律论证的概念——系统—结构主义的进路[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王之梦;;浅谈案例指导制度中的法律方法[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3 齐建英;;论倒置的法律推理[J];重庆与世界;2011年15期

4 史函玉;;对法律论证中逻辑理性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5 潘文爵;;中国古代法律推理大前提的构建——基于中国文化语境中情、理、法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6 廖旺荣;;法律推理及其在司法审判中的适用[J];行政与法;2011年06期

7 赵楠;;逻辑学在法律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8 李亮;;法律推理及其价值追求——回眸许霆案[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齐建英;;论语境在法律推理中的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10 肖宇;;法律论证之“可接受性”的语用分析——以“肖传国雇凶殴打方舟子案”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文爵;;法律为什么要论证——试论法律论证的可能[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2 张庆彦;;法律适用中的后果考量[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3 熊明辉;;法律论证及其评价[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敏;;试论大前提不完善的司法推理[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卢春荣;王森波;;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述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6 杨敏;;论法律推理的可废止性[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7 韩登池;;论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推理[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8 宋云红;;浅谈法律推理[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9 刘强;;浅议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判断[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10 胡媛;;法律推理中价值判断的作用——大前提不确定的法律推理[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宗泽;法律推理概论刍议[N];江苏法制报;2010年

2 熊明辉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哲学系;坏的法律论证:司法不公正的逻辑根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薛梦霞;用法律推理解决国际贸易争端[N];中国贸易报;2010年

4 陆平;法律推理浅析[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北京大学法学院 张 骐;法律推理与司法公正[N];法制日报;2003年

6 张志荣;执法中的比较分析≠法律推理[N];检察日报;2003年

7 周建海 许石慧;江苏省电力公司法律论证保障依法决策[N];法制日报;2008年

8 王 旭;道德论证与法律论证是否可以区分[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 葛洪义;法律论证的“度”:一个制度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法院 朱嘉斌 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 韦雯晔;法律推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治;行政诉讼中的法律论证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冉杰;德性法律论证理论及其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李安;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瑞君;罪刑法定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8年

6 雷小政;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导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朱良好;法律适用类型归属技术范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吴学斌;犯罪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0 杨贝;衡平论证理论的初步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超;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张卫;作为论证标准的法律论证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海岸;法律论证理论在司法审判中的意义和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飞;论法律推理的不确定性及其克服[D];广东商学院;2012年

5 王杉;法律推理的可废止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付文;试论法律论证[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张庆彦;后果主义视角下的法律论证理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超;言语行为理论视野中的形式法律推理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红;唯物辩证法视野下法律论证证立标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10 丁华文;法律论证的修辞学进路[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0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90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3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