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奁产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1-01-29 02:19
奁产(嫁妆)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财产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设立嫁妆原初之目的更多地是对不享有分家析产之权的女性以一定的财产补偿、保障女子在夫家的家庭地位以及避免女子因婚姻关系的解除而生计艰难。现代嫁妆婚俗又具备了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持续期间的新生家庭的经济支持功能。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嫁妆制度逐步衍入于新的婚姻财产制度当中,按照我国的历史传统以及实践的需求,嫁妆制度存在规范的必要性。在《民法典》中应当吸收现有《〈婚姻法〉司法解释》中关于婚约财产的规定,并按照赠与嫁妆的时间、赠与物的具体类别进行细化规定。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奁产制度之源起
(一)作为古代“婚意”成就要素之奁产
(二)宗族家长制下奁产与夫家财产之混同
二 奁产制度之演进
(一)独立于夫家家族财产的奁产初现
(二)大家族制瓦解背景下女性奁产支配权之强化
三 近代西方法律思想的引入对奁产制度的冲击
(一)清末民初立法进程中对传统奁产制度的摒弃
(二)奁产制度被西方婚姻契约财产制所吸收
四 我国现行嫁妆法律规制之评述
五 民法典时代“嫁妆”制度之立法反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彩礼返还的请求权基础重建[J]. 金眉. 政法论坛. 2019(05)
[2]私法多元法源的观念、历史与中国实践 《民法总则》第10条的理论构造及司法适用[J]. 汪洋. 中外法学. 2018(01)
[3]“七出”之“盗窃”正解[J]. 王少帅. 江海学刊. 2017(06)
[4]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嫁妆现象:基于闽南C镇的实证研究[J]. 邱幼云. 中国青年研究. 2015(05)
[5]论唐代社会变革期的聘财和嫁妆[J]. 孙玉荣.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01)
[6]婚约彩礼习惯与制定法的冲突与协调——以山东省为例[J]. 康娜. 民俗研究. 2013(01)
[7]宋代妇女奁产所有权探析及其意义[J]. 张本顺.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05)
[8]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婚姻观及其影响[J]. 饶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9]清末民事习惯调查与《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J]. 张生. 法学研究. 2007(01)
硕士论文
[1]先秦秦汉聘礼和嫁妆研究[D]. 薛莉.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06101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奁产制度之源起
(一)作为古代“婚意”成就要素之奁产
(二)宗族家长制下奁产与夫家财产之混同
二 奁产制度之演进
(一)独立于夫家家族财产的奁产初现
(二)大家族制瓦解背景下女性奁产支配权之强化
三 近代西方法律思想的引入对奁产制度的冲击
(一)清末民初立法进程中对传统奁产制度的摒弃
(二)奁产制度被西方婚姻契约财产制所吸收
四 我国现行嫁妆法律规制之评述
五 民法典时代“嫁妆”制度之立法反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彩礼返还的请求权基础重建[J]. 金眉. 政法论坛. 2019(05)
[2]私法多元法源的观念、历史与中国实践 《民法总则》第10条的理论构造及司法适用[J]. 汪洋. 中外法学. 2018(01)
[3]“七出”之“盗窃”正解[J]. 王少帅. 江海学刊. 2017(06)
[4]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嫁妆现象:基于闽南C镇的实证研究[J]. 邱幼云. 中国青年研究. 2015(05)
[5]论唐代社会变革期的聘财和嫁妆[J]. 孙玉荣.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01)
[6]婚约彩礼习惯与制定法的冲突与协调——以山东省为例[J]. 康娜. 民俗研究. 2013(01)
[7]宋代妇女奁产所有权探析及其意义[J]. 张本顺.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05)
[8]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婚姻观及其影响[J]. 饶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9]清末民事习惯调查与《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J]. 张生. 法学研究. 2007(01)
硕士论文
[1]先秦秦汉聘礼和嫁妆研究[D]. 薛莉.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06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00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