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冲突的法律规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邻避冲突的法律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推进,邻避冲突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邻避冲突不但会破坏社会秩序,而且还会阻碍公共设施项目的开展,使公共服务无法顺利实现。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以法律手段规制邻避冲突这一问题。目前,学界普遍认为邻避冲突的实质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产生的冲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邻避冲突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相关行政规划和行政许可的理论分析,以及对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分析,得出邻避冲突的发生机制。邻避型设施作为一种环境不利益,在其分配过程中,产生了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同时该过程又受到补偿、公众参与以及司法救济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利益补偿、公众参与、市场手段与行政救济四个方面,对国内外邻避冲突的法律规制路径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对我国邻避冲突法律规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即我国在法律规制邻避冲突方面,缺乏利益补偿模式和市场手段模式,同时我国的公众参与模式和行政救济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完善我国邻避冲突的法律规制体系,结合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本文认为,应当逐渐从行政救济模式转向利益补偿和公众参与模式,即从事后救济转向事前救济。同时,利益补偿与市场手段的充分发挥需要建立于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之上,因此,本文建议在我国构建一种纳入利益补偿与市场手段的公众参与制度,从而为我国应对邻避冲突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邻避 邻避冲突 法律规制 公众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0.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4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7-8
- 0.1.1 选题背景7
- 0.1.2 选题意义7-8
- 0.2 文献综述8-12
- 0.2.1 国外文献综述8-9
- 0.2.2 国内文献综述9-12
- 0.2.3 小结与评述12
- 0.3 研究方法12-14
- 第1章 邻避冲突的理论分析14-25
- 1.1 相关概念界定14-16
- 1.1.1 邻避14
- 1.1.2 邻避型设施14-15
- 1.1.3 邻避居民15-16
- 1.1.4 邻避冲突16
- 1.2 邻避冲突的发生机制16-25
- 1.2.1 邻避型设施的负外部性16-17
- 1.2.2 邻避型设施行政规划与规划许可的实质17-18
- 1.2.3 邻避冲突中的利益分析18-23
- 1.2.4 影响邻避冲突的因素23-24
- 1.2.5 小结24-25
- 第2章 邻避冲突的法律规制路径25-36
- 2.1 利益补偿模式25-28
- 2.1.1 利益补偿模式的理论基础25-26
- 2.1.2 利益补偿模式的实践方式——以台湾低放射性废弃物最终处置设施选址回馈金制度为例26-28
- 2.2 公众参与模式28-31
- 2.2.1 公众参与模式的理论基础28-29
- 2.2.2 公众参与模式的实践方式——以台湾低放射性废弃物最终处置设施选址公众参与制度为例29-31
- 2.3 市场机制模式31-33
- 2.3.1 市场手段模式的理论基础31-33
- 2.3.2 市场手段模式的实践方式——以“反向荷式招标”制度为例33
- 2.4 行政救济模式33-36
- 2.4.1 行政救济模式的理论基础33-34
- 2.4.2 行政救济模式的实践方式——以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行政复议案件为例34-36
- 第3章 我国邻避冲突法律规制的现状与不足36-44
- 3.1 我国邻避冲突的公众参与制度36-40
- 3.1.1 参与的阶段36-38
- 3.1.2 参与的方式38
- 3.1.3 参与的主体38-39
- 3.1.4 参与的效力39-40
- 3.2 我国邻避冲突的行政救济制度40-42
- 3.2.1 信访制度40-41
- 3.2.2 行政复议制度41
- 3.2.3 行政诉讼制度41-42
- 3.3 我国邻避冲突法律规制体系的不足42-44
- 第4章 完善我国邻避冲突的法律规制体系44-48
- 4.1 纳入利益补偿45-46
- 4.2 纳入市场手段46
- 4.3 完善公众参与46-48
- 第5章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4
- 个人简历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梅;;城镇居民公众参与态度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彭分文;;环保NGO: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生力军[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佘晖;陈品静;;山西省出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10期
4 梁华平;;我国当前公众参与公共行政的几点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蔡定剑;;中国公众参与的问题和前景[J];乡音;2014年05期
6 刘英杰;陈智富;莫荣旭;;公共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J];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05期
7 田飞龙;;“走过场”的公众参与侵蚀公信力[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3年06期
8 常征;“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9期
9 王宇;;“绿色110”:让公众参与环保[J];上海人大月刊;2001年02期
10 王预震,周义程;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世光;;村庄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困境与出路[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中建;冯倩倩;;公众参与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机理探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高军辉;张旭;;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4 魏素芳;檀翠玲;程丹丹;张维;;浅谈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A];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C];2009年
5 沈忻昕;;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新特征[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冯现学;;对公众参与制度化的探索——深圳市龙岗“顾问规划师制度”的构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赵惊涛;;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问题[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8 石莎;;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任清娟;;浅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公众参与[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尹根成;盛志辉;郭洪光;乔冬云;;如何在社会服务行业环评项目中开展公众参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芳;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局限性[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周雁凌 张金智;山东将制订环保公众参与办法[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郑彦;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必须重视公众参与[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凌锋;选择了法治就无法回避“公众参与”[N];法制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就是集思广益[N];广东建设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应贯穿规划的每个环节[N];广东建设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领域不断拓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的终极目标:共同决策[N];广东建设报;2007年
9 徐晓敬;公众参与环保 沈阳《办法》出台[N];友报;2006年
10 湖南省环保局 余涛;公众参与是深化环境执法的重要途径[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琳琳;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权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春梅;城镇居民公众参与认知、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春雷;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谢远学;中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杨秋波;邻避设施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与行为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卫;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D];武汉大学;2010年
8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津;城市建设中公众参与有效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2 万静华;贵阳市城管执法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3 王娜;多元目标下新型乡村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苏宁;新媒体时代环境传播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吴凤;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法律保障[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端;基于善治理念下电子治理与公众参与互动问题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7 黎莉;中小学教育乱象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丁宁;公众参与对公共项目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李进;新时期公众参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沙丽娜;当代艺术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运用[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邻避冲突的法律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04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