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亲亲相隐制度及其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1-04-25 16:09
  "亲亲相隐"制度是中国儒家思想中一个古老却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一制度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仍吸引着我们做进一步梳理和反思。通过追溯亲亲相隐这一制度的历史渊源,捕捉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透过这些历史考察探究这一制度的价值与缺陷,发现以亲情伦理为纽带的亲亲相隐的法律制度在当今现代社会中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相对合理性,基于此对亲亲相隐是否适用于现代化的命题进行了分析。 

【文章来源】:现代交际. 2020,(1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亲亲相隐制度的价值与缺陷分析
    1. 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价值
    2. 亲亲相隐制度的消极成分
三、我国刑法应植入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内核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嬗变及相关问题思考[J]. 梁霞.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2]亲亲相隐回归刑事法律的思考[J]. 雍自元,廉彪.  法学杂志. 2013(10)
[3]亲亲相隐刑事政策思想法律化的现代思考[J]. 彭凤莲.  法学杂志. 2013(01)
[4]容隐制度及其当代意蕴[J]. 林雅.  当代法学. 2004(06)
[5]亲亲相隐及其现代化[J]. 江学.  法学评论. 2002(05)
[6]关注刑法的人伦精神——以新刑法第310条规定的窝藏、包庇罪为视角[J]. 汪永乐.  政法论坛. 2001(01)



本文编号:3159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159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f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