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正法与礼法——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对佛教法文化的移植

发布时间:2022-12-07 01:24
  自魏晋以来,印度佛教的"正法"文化与传统儒家的"礼法"文化在围绕"沙门礼敬王者"的政治论争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针对这场论争,东晋名僧慧远撰写的《沙门不敬王者论》成功地化解了正法与礼法的冲突,将佛教法文化移植并转译成合乎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理据,使之融入中国法文化之中,同时保持了佛教法自身的固有法理和文化特点。从法文化移植的角度看来,慧远的事业是一个十分成功地使两种异质法文化之间彼此对话,相互影响,以至于和平共存的样本,可以成为现代法治处理政教关系的典范。 

【文章页数】:24 页

【文章目录】:
一、一场正法与礼法之争
    (一)缘起
    (二)发展
二、桓玄对慧远:权臣与高僧的对话
三、正法与礼法:殊途同归?
    (一)社会处境
    (二)思想理路
四、余论:再访政教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慧远戒律观刍议[J]. 欧阳镇.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2]庐山慧远的戒律观及其实践[J]. 屈大成.  世界宗教研究. 2010(03)
[3]儒佛政治伦理的冲突与融合——以沙门拜俗问题为中心[J]. 刘立夫.  伦理学研究. 2008(01)
[4]佛教传入早期的儒佛之争与慧远对儒佛关系的调和[J]. 郭晓东.  宗教学研究. 2001(02)
[5]从魏晋南北朝时“沙门不敬王者”的争论看佛教的中国化[J]. 岳辉.  宗教学研究. 2000(02)
[6]论中国历史上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J]. 黄心川.  世界宗教研究. 1998(01)
[7]慧远的“神”与印度佛教中的“我”[J]. 姚卫群.  中华文化论坛. 1997(04)
[8]慧远的政教离即论[J]. 方立天.  文史哲. 1996(05)
[9]阿育王法与佛教的法不应混同[J]. 葛维钧.  南亚研究. 1988(04)



本文编号:3711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711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6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