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利海盗”行为相关立法措施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国“专利海盗”行为相关立法措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国际上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的运营方面,正扮演着愈加重要之角色。但与此同时,在知识产权运营的过程中,尤其是专利的管理运营中产生了一些问题。近20年来,美国有一部分非专利实施者,通过提出专利侵权诉讼或者威胁诉讼之方式,以期赚取巨额利润。部分人们将这类群体称之为“专利海盗”。虽然目前法律上并没有对“专利海盗”做出一个准确之定义,但在现实中,美国的各类企业,甚至是中国的一些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专利海盗的威胁。2013年至2015年初,美国国会陆续收到了一系列与“专利海盗”相关之立法动议,同时白宫也颁布了数项行政措施来应对专利海盗现象的发展。故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从美国专利法之改革出发,探讨解决专利海盗之方法。本论文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引言,正文和结论。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本论文所研究的对象,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方法。本文的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首个章节主要论述了专利海盗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本文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即如何去定义“专利海盗”。第二个章节是以美国专利法改革中的专利海盗相关立法文件中,具体与专利海盗行为有关的条款做出一个梳理,并且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其中的某些条款进行利弊分析。第三个章节则对立法文件中对规制专利海盗行为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总结,最后一章则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来讨论美国专利法改革中专利海盗行为相关条款是否能够为我国所借鉴,同时对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后应当如何应对专利海盗行为提供一些建议。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以及论文观点的再现,本文认为专利海盗行为的出现,其实是专利制度异化所导致的结果,该现象本质上是与专利制度设计的初衷相违背的。而专利海盗诉讼在美国的泛滥,离不开美国专利制度和诉讼制度的架构。不论美国将采取何种解决方案,来对抗咄咄逼人的专利海盗行为,这都意味着在美国国内,专利运营的方式将被重新审视和检验。同时人们必须重新评估各个专利本身的价值,以及由这些专利所决定的专利运营方式和应对专利诉讼之方式。而我国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专利运营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水平都较为弱势,相对而言,专利海盗行为不如美国严重。所以如何未雨绸缪,从制度上预防专利海盗行为,对于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美国专利法改革进行跟踪和研究,合理吸收借鉴美国在专利法改革过程当中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尤其是如何规制专利海盗的相关内容,并根据我国专利运营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我国之专利政策,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专利实施和管理水平,并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指导与保护。
【关键词】:专利海盗 非专利实施主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71.2;DD91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一节、研究背景8-9
- 第二节、研究问题9
- 第三节、文献综述9-10
- 第一章 专利海盗的出现与定义10-24
- 第一节 专利海盗产生的原因10-15
- 一、亲专利政策10-12
- 二、诉讼成本12-13
- 三、专利诉讼缺乏可预见性13-15
- 第二节 专利海盗产生的影响15-18
- 一、美国15-16
- 二、欧洲16-17
- 三、中国17-18
- 第三节 专利海盗之定义18-24
- 一、非专利实施主体19
- 二、专利主张实体19-20
- 三、专利联合防御基金20-22
- 四、专利海盗概念本身之定义和特点22-24
- 第二章 美国专利海盗行为相关立法改革措施24-35
- 第一节 美国发明法案24-28
- 一、改革美国专利商标局财务制度25-26
- 二、在先商业使用抗辩26
- 三、被告侵权之共同诉讼26-27
- 四、多方复审程序27-28
- 第二节 创新法案28-30
- 一、提高起诉标准28
- 二、诉讼费用转移28-29
- 三、证据开示29-30
- 四、对小型企业的保护30
- 第三节 减少专利滥用法案30-32
- 一、严格发起诉讼条件31
- 二、律师费的分担31
- 三、证据开示的改变31-32
- 第四节 专利透明化与改进法案32-33
- 二、中止诉讼情形32
- 三、限制滥发警告函32-33
- 四、减少挑选法院情形33
- 第五节 盾牌法案33-35
- 第三章 美国专利海盗相关立法措施要点以及评价35-39
- 第一节 明确可专利范围35-36
- 第二节 改革专利审查系统36
- 第三节 遏制专利滥诉36-39
- 第四章 对中国的启示39-44
- 第一节、我国现状39-40
- 第二节、具体措施40-42
- 一、建立专利危机预警机制40
- 二、提高专利审查质量40-41
- 三、跟踪专利实施情况41
- 四、提升专利公共服务品质41
- 五、严格专利诉讼主体41-42
- 第三节、对中国企业的启示42-44
- 一、积极应对专利诉讼42-43
- 二、强化企业自身专利管理43-44
- 第五章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康德;“失效专利”探秘[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0年03期
2 袁德;正确启动和执行法定程序和行政规程加速审批流程[J];知识产权;2000年01期
3 朱明军;;何谓专利[J];华夏星火;2000年04期
4 蒋红珍;专利保护——电子商务网络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J];知识产权;2001年05期
5 谢丹;专利:失血到何时?[J];南风窗;2001年06期
6 史志洁;;专利权力要求书的失误——“伸缩式刚性角电梯井模架”专利权纠纷给专利权人的警示[J];科技潮;2001年09期
7 张红智;论专利权“权利穷竭”的界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艾英;你的?我的?大家的?——闪盘专利权风波[J];电脑爱好者;2002年21期
9 ;对生命形式不授予专利权[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10期
10 夏淑萍 ,陈国清 ,朱雪忠;企业并购中专利权的调查及价值评估[J];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强;刘文镐;陈辉;;提高中国专利市场流动性:专利服务行业的重任[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2 张晓都;;标注专利标记与专利号是专利权人的权利还是义务[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3 王蔚林;李桂玲;;我国纳米印刷技术专利挖掘与布局机制构建[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菊兰;陈海龙;;国外网上主要专利资源及检索方法[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屈三甫;康俊明;薛玲;刘红芬;陈莹;张倩;;对抗非典专利的统计分析[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欧阳毅芳;;浅析技术标准和专利的辩证关系[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樊华;王慧研;;含剂量特征的医药专利的探讨[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8 李绩;;我国生物材料的专利保护及策略和建议[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杨楷;杨炯;;浅析对比文件的“充分公开”[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10 江耀纯;;专利权转移转化的几大僵局及其破解[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安;中国企业如何摆脱涉外专利侵权之痛[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王振宇;专利之痛——知识产权保护[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吴红雅;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支撑竞争[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朱彤;一位维权者打不完的官司[N];科技日报;2007年
5 刘河;第二届中国(淮北)专利技术推介会隆重召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6 魏仿亮;计算机文档的标准与专利发展动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7 杨井鑫;首届专利周为中小企业专利交易搭台[N];中国贸易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磊;贵州大量专利“深闺待嫁”[N];法制生活报;2007年
9 曹平邋张益;我省建成首个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N];贵州日报;2007年
10 范南虹;“贷款时,专利能不能质押?”[N];海南日报;2007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专利海盗”行为相关立法措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8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