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15:17

  本文关键词: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立法成本收益评估,通过引入以成本与收益为基础的变量指标,实现对立法方案客观、系统、全面、一致的剖析与评价,这就使得立法程序向科学比较与明智决策的方向更进一步。正基于此,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在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各国规制改革及治理的历史进程中得以逐步推广,并逐渐成为系统化规制影响分析制度的核心议题与发展趋势。在经合组织持续性推动下,如今对于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探索更是成为一种全球性运动。作为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成功实施规制改革的代表性国家,加拿大对于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制度化探索经验丰富,更是被经合组织誉为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典范。而在我国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也首次明确提出在立法过程中对立法成本与收益加以考量的要求。对于处在制度建设起步阶段的中国而言,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在历史起源与发展、实体性制度安排、基本操作程序以及方法论体系等多个维度上均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值得以“微观化、聚焦式”的研究理路进行深入探究。加拿大对于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探索有着较为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经济分析法学运动不仅为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提供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其所带来的数理分析工具更是提供了直接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规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立法成本收益评估逐渐成为加拿大规制管理机制科学化探索的重要选择。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建设的历史沿革,大致形成了早期探索、初步建立以及完善发展三个阶段,且仍在持续发展的进程之中。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模式选择首先涉及评估主体设置、评估对象选择以及评估内容体系三个维度:在评估主体的科学设置上,加拿大实现了在评估实施主体与监督审查主体之间均衡化的责任分配,既充分发挥立法提案部门在评估中的主动性,同时强调规制事务处作为监督审查者与评估指导者的双重角色;在评估对象的选择上,加拿大首先在宏观角度上界定了行政立法的整体适用范围,其次在微观视角上以门槛测试的方式确定了可操作化具体适用标准;在评估内容上,加拿大逐渐总结出以目的导向为基础,以超目的导向为补充的完整成本收益指标体系框架。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对探效逻辑路径的诠释,形成从问题识别到目标明确,从方案选择到效果检验前后紧密衔接的完整逻辑链条,依次说明立法的必要性、立法的可行性、立法的可选择性以及立法的实效性,真正实现规范与实证、目标与工具的统一,也就是目标、工具与效果的三位一体。无论是其目标识别阶段的基线设定,还是明确立法目标阶段的理性化选择;无论是其备选方案选择的开放化、多元化视角,还是国家视角结合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多步骤操作分析,均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方法论角度的经验是最具直接借鉴性的,在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由基本评估方法与相应辅助性技术手段共同构成的高度系统化的方法与技术体系。在基本评估方法方面,成本—收益分析法为主体,成本有效性分析法与成本—效用分析法为补充,形成货币量化分析、半货币量化分析、定性分析的基本评估路径,实现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货币化处理与非货币化处理的系统整合。在辅助性技术手段的选择与应用上,主要通过显示性偏好分析、陈述性偏好分析以及收益转移分析来实现非市场性因素的量化处理;通过敏感性分析来化解评估操作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运作模式,除了在主体、对象、内容、程序与方法等方面的借鉴意义以外,其最为重要的经验与启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成本收益评估与公众咨询的有机结合,将最大限度包容性与最高程度参与性的公众咨询与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程序相融合,实现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双向促进。第二,成本收益评估与立法程序完全整合,使得成本收益评估作为一种从立法规划直至法规颁行的贯穿性机制存在,评估的真实性得到根本性保障,立法过程真正成为建立在多方案竞争与淘汰机制基础上的优选过程。第三,作为一场自上而下的立法制度改革,加拿大的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建设得到政治高层的持续性支持,注重制度保障建设与评估能力建设的同时并举,注重向域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学习,紧跟前沿理论研究步伐,注重评估方法的改良。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要求至今,我国对于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探索步履维艰,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方都略显准备不足,相关制度借鉴与建构的思考依然有待于深入。当然,对于立法成本收益评估这样一项技术复杂度较高的工作而言,需要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当务之急便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通过对域外先进经验的考察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而非不假思索进行象征性的模仿,本文着意对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当属此意。
【关键词】:加拿大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 制度建设 模式选择 经验与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71.1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引言12-13
  • 一、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3-22
  • (一) 理论渊源与现实动因13-18
  • (二) 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8-22
  • 二、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主体、对象与内容22-34
  • (一) 评估主体的设置——评估实施与监督审查23-26
  • (二) 评估对象的选择——适用范围与标准26-31
  • (三) 评估内容的界定——立法成本收益指标体系31-34
  • 三、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基本程序34-49
  • (一) 问题的识别36-38
  • (二) 立法目标的明确38-40
  • (三) 备选立法方案的选择40-43
  • (四) 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展开43-49
  • 四、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方法论体系49-59
  • (一) 基本评估方法的选择与运用50-53
  • (二) 辅助性技术手段的选择与运用53-59
  • 五、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经验与启示59-66
  • (一) 成本收益评估与公众咨询的有机结合59-62
  • (二) 成本收益评估与立法程序的完全整合62-63
  • (三) 持续性的制度建设63-66
  • 结语66-69
  • 参考文献69-75
  • 致谢75-7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程;王琪;;立法成本的经济学分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吕祚成;;浅析立法成本[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4期

3 邢剑秋;;关于立法成本效益的思考[J];边缘法学论坛;2010年02期

4 李如章;;由限制养犬引发的立法成本效益思考[J];人民之声;2003年07期

5 赵立新;;简论立法成本及控制[J];吉林人大;2011年04期

6 王海峰;;论法治成本——兼析中国转型期法治的阶段性高成本[J];江淮论坛;2007年04期

7 李文峰;;立法技术——重视立法成本[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0期

8 袁玉峰;;立法成本与效益探析[J];人大建设;2011年05期

9 游劝荣;;关于立法成本的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凌丰;;立法:避免高成本低效益[J];人民政坛;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宏伟;;立法效率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前言[A];1994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整理 本报记者 席锋宇;节约立法成本 提高立法效率[N];法制日报;2014年

2 邢佰英;专家建议立法要公开成本要降低[N];济宁日报;2006年

3 ;博客立法有“机”之谈[N];电脑报;2006年

4 徐龙震;区域性立法协作值得推广[N];检察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利息税存废考量立法成本[N];经济视点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游劝荣;法治成本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旭;立法成本效益量化评估制度指标体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赵树伟;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D];山东大学;2016年

3 艾宪冬;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曲攀;行政立法成本与效益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白强;中国立法效益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6 张悦;法治的社会成本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丁力洪;我国农业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91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