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蒙古族婚姻习惯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08:23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婚姻习惯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蒙古族 婚姻 习惯法


【摘要】:蒙古族习惯法是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民间法,为本民族所信守并且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蒙古族婚姻习惯法是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宗教和历史文化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这决定了其在蒙古族生产生活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而蒙古族婚姻习惯法的禁忌、传统道德等渊源在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和稳定性。在结婚条件习惯法方面,蒙古族实行族外婚制,禁止在氏族内部成亲。禁止男性与比自己大1岁的女子成婚。在选择缔结婚姻对象方面,门当户对思想盛行,时至今日,其影响仍然巨大。传统婚姻习惯法观念上注意女子的贞洁,伦理观念上倡导男尊女卑、女性无辈分。在结婚程序习惯法方面,蒙古族的婚姻缔结形式较为多样,如北方游牧民族都有的抢婚制、收继婚制等等,也有文明的聘娶婚制,还有蒙古族特有的抱斧婚制。解放前,蒙古族结婚时结婚效力以“仪式”的形式确定,解放后蒙古族逐渐形成了登记和仪式相结合的结婚效力确定方式。在司法适用方面,我国婚姻法借鉴了蒙古族婚姻习惯法婚龄等方面的内容,而如今蒙古族婚姻习惯法在择偶等方面充分接受了我国婚姻法的规定。这就说明了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考虑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都赋予了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这样一来,便协调了国家制定法与蒙古族婚姻习惯法之间的矛盾,也为国家制定法的司法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
【关键词】:蒙古族 婚姻 习惯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0.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选题的背景7-8
  • 1.2 选题的意义8
  • 1.3 研究现状8-9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9-11
  • 第二章 蒙古族婚姻习惯法概观11-18
  • 2.1 蒙古族婚姻习惯法的存在基础11-14
  • 2.1.1 蒙古族婚姻习惯法的自然地理环境11-12
  • 2.1.2 蒙古族婚姻习惯法的宗教基础12-13
  • 2.1.3 蒙古族婚姻习惯法的历史文化背景13-14
  • 2.2 蒙古族婚姻习惯法的渊源14-18
  • 2.2.1 蒙古族禁忌14-15
  • 2.2.2 蒙古族的传统道德15-18
  • 第三章 蒙古族结婚条件习惯法18-23
  • 3.1 针对氏族、血缘结婚的禁止条件18-20
  • 3.1.1 外族婚制与世为婚姻18
  • 3.1.2 蒙古族外族婚在当今社会的体现18-19
  • 3.1.3 蒙古族外族婚制对现在人的影响19-20
  • 3.2 门当户对的观念20-21
  • 3.2.1 门当户对的概述20
  • 3.2.2 门当户对思想在蒙古族习惯中的体现20-21
  • 3.3 婚龄习惯法21-23
  • 3.3.1 婚龄概说21
  • 3.3.2 蒙古族婚龄21-23
  • 第四章 蒙古族结婚程序习惯法23-32
  • 4.1 蒙古族结婚缔结形式习惯法23-28
  • 4.1.1 入赘婚制23-24
  • 4.1.2 抢婚制24-25
  • 4.1.3 聘娶婚制25-26
  • 4.1.4 收继婚制26-27
  • 4.1.5 抱斧婚27-28
  • 4.2 蒙古族结婚效力习惯法28-29
  • 4.2.1 结婚效力确定概述28
  • 4.2.2 解放前后蒙古族结婚效力习惯法的对比28-29
  • 4.3 蒙古族婚礼习惯法29-31
  • 4.4 蒙古族婚礼习惯法的现代研究意义31-32
  • 结语32-34
  • 参考文献34-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陈;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与付笛声谈安全[J];公安月刊;2000年08期

2 贺丹青;婚姻无效制度核心问题研究[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杨路明;中国与西方国家婚姻家庭立法的几点比较[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郭志军,吕莉;试论婚姻破裂原则应成为离婚的法定理由[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冯国芳;透视当代青年婚姻家庭的非道德现象[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崔青青;农村青年婚变增多趋势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05期

7 彭京玉;王雪娇;;两岸婚姻面面观[J];北京观察;2000年10期

8 王丽萍,李燕;个体利益——当代中国婚姻的基础[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李秀华;转型期中国妇女婚姻家庭价值定位的社会调查与法律对策研究[J];河北法学;2001年05期

10 赵芳;确认婚姻无效应正确适用法律[J];中国民政;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向东;;战后日本婚姻家庭的变化[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2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常岚;;西南地区婚姻挤压现象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姜乾金;;和谐婚姻=“爱”+“适应”——压力系统模型的和谐婚姻宣传指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金石;;论财产占有与婚姻家庭的演变[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6 周宗贤;;残存在壮族社会中的原始婚姻家庭形态[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7 刘雪梅;;我国女性婚姻质量的提高与法律的关系[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樊雅丽;;沟通与和谐——性在婚姻中的伦理探究[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9 韦国民;;试论布依族婚姻家庭状况及其发展趋势[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辛nr;;从关键词和流行语看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的变化[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慧敏;幸福婚姻呼唤自治[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陈明侠;法律——婚姻家庭的保护神[N];中国妇女报;2001年

3 《婚姻与家庭》杂志主编 樊爱国;媒体与婚姻家庭宣传[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赵菁 记者 吕频;2001焦点仍是婚姻家庭[N];中国妇女报;2002年

5 李军峰;对女性婚姻和就业的经济学分析[N];中国人口报;2003年

6 闵捷;杜斌;未来中国婚姻将出现多元化趋势[N];中国审计报;2004年

7 寇红;校园婚姻:法律价值大于现实需要[N];中国税务报;2004年

8 中新;中国婚姻家庭新变迁[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9 子浣;婚姻的三大危险期[N];广东科技报;2004年

10 据搜狐网;婚姻向“证明”说不[N];贵州政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龚恒超;接续传统与时代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金眉;唐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初论——兼与西方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黄霜;华裔美国人的异族婚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世风;索玛花的叙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萧箫;瑕疵婚姻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苏丽娜;元代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刘兴昊;性权利语境下婚姻及其法律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王金娟;婚姻契约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陈宏飞;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婚姻家庭的发展变化[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韩冬冬;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述论[D];安徽大学;2010年

7 王燕军;论违法婚姻及其法律规制[D];山西大学;2009年

8 古雅清;农民工子女抚育权的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9 罗晓云;婚姻冲突对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状况及影响路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婚姻家庭价值观的变迁[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5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655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2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