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的司法认定及立法完善
本文关键词:遗弃罪的司法认定及立法完善
【摘要】:我国现行《刑法》第261条遗弃罪的规定与司法实务存在明显脱节的现实窘境。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必要对遗弃罪进行完善。将遗弃罪的作为义务来源由"扶养义务"修改为"扶助义务";将遗弃罪所侵害的对象范围由原来的"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扩大修改为"没有自救能力的人";将遗弃罪的犯罪主体修改为具有扶助义务并且具备扶助能力的人;遗弃罪所侵害的对象与遗弃罪的犯罪主体之间不需要必须具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增设遗弃罪的单位犯罪主体和结果加重犯。
【作者单位】: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关键词】: 遗弃罪 司法认定 立法完善
【分类号】:D924.3;D920.5
【正文快照】: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261条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的作为义务来源限定为“扶养义务”,只能发生于家庭成员之间。然而,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非家庭成员之间的遗弃行为,如地方各级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攻;;渎职罪——非物质性损失司法认定[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9期
2 赵丰琳,史宝伦;共犯过限的司法认定[J];中国律师;2000年09期
3 赵建星;案发前退回贿赂行为的司法认定[J];检察实践;2003年03期
4 邓宇琼;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司法认定[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5 吴访非,贾艳婷,公民;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司法认定[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薛晓卫;试论受贿与接受馈赠的司法认定[J];人民检察;2005年16期
7 王广军;浅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检察实践;2005年04期
8 余波;周文志;;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司法认定[J];中国检察官;2006年04期
9 张军;;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司法认定[J];中国土地;2006年05期
10 张亚;刘颖;;强迫交易罪司法认定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孝晖;;刍议立功的司法认定[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2 程林森;;论“形迹可疑”型自首的司法认定[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3 孔建祥;;“第三者”、“车上人员”在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中的角色转换和司法认定[A];浙江省2011年保险法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入户盗窃之司法认定[N];江苏法制报;2012年
2 金晓丽;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认定[N];江苏法制报;2012年
3 伍静妍;为夺商标“独占”权诸葛酿克隆“酸酸乳”司法认定[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尤忠华 池仲旺;对添加曾用名行为的司法认定[N];江苏法制报;2012年
5 南通市检察院 何雪琴;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认定[N];江苏法制报;2012年
6 戴小霞;轮奸行为的司法认定[N];江苏经济报;2013年
7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法院 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元敏 齐江涛 张永辉;假冒食品十倍赔偿的司法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李忠正 何爽;商业拆迁中共同受贿的司法认定[N];江苏经济报;2014年
9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杨宏芹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朱铁军;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N];人民法院报;2013年
10 王燕玉 周文;江南“五彩”商标第一个戴上桂冠[N];宜兴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平;论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认定与立法完善[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金逸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探析[D];上海大学;2015年
3 刘婷;强迫交易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4 许伟斌;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许腾翔;新类型盗窃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王梦思;驰名商标使用的法律规则[D];黑龙江大学;2015年
7 唐悄若;论运输毒品罪共同犯罪的司法认定[D];云南大学;2015年
8 任昱佳;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司法认定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9 胥晓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认定[D];苏州大学;2015年
10 梁艳;强奸罪若干问题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65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66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