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劳乃宣法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1:06

  本文关键词:劳乃宣法哲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乃宣 法哲学 清末 礼教 修律


【摘要】:劳乃宣是清末变法修律中礼教派的一个核心人物,由于其在清末法律变革中,主张旧律义关伦常,维护礼教的条文都应保留,民国后拒绝在北洋政府为官,依然劝袁世凯迎回清帝,而被认为是一个守旧,代表旧势力利益的人物,在历史上也是作为负面人物出现的。本文试图从劳乃宣的文字本身出发,在传统中国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前提下,研究他的法哲学思想渊源、路径等,发掘出有价值的东西,以期对中国今天的法治建设,以至社会建设能够带来启发。本文第一章主要简要介绍劳乃宣在清末修律礼法之争所处的角色,考察他的思想产生的人生经历和历史背景渊源。第二章分别从法的本体论、发展论、功能论角度对劳乃宣法律思想进行梳理、呈现,并分析其逻辑思路。第三章主要对劳乃宣法哲学思想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从文化的冲突交流角度反思劳乃宣不同于欧美法律文化下的法哲学思想的问题,并对劳乃宣的道德主张进行再认识。劳乃宣的某些观点今天看来还是对我们有很多的启示的,他的变法主张对于法律移植有着他的看法,他关注法律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关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关注道德和伦理的关系,特别是他批判那些观点,如变法不注意其对社会道德的影响,今天看来对我们社会的法治建设,道德建设很有意义。
【关键词】:劳乃宣 法哲学 清末 礼教 修律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09.2;D90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引言6-8
  • 一、劳乃宣法哲学思想形成的背景8-11
  • (一) 时代背景8-9
  • (二)劳乃宣的生平经历背景9-11
  • 二、劳乃宣法哲学思想体系11-32
  • (一)法的本体论11-18
  • 1.法律为器,,伦常为道12-14
  • 2.法律为表,道德为里14-18
  • (二)法的本源论18-22
  • 1.法律源于风俗民情与生计18-21
  • 2.看重经济生计的决定因素21-22
  • (三) 法律发展论22-26
  • 1.法律、制度因时势而变23
  • 2.变法要重道、不能离道更不能损道23-25
  • 3.“同心圆”式的法律发展模式25-26
  • (四)法律价值(目标)论26-32
  • 1.重民思想27-28
  • 2.恩义相结的君主立宪国家28-30
  • 3.亲睦和谐的秩序社会30-32
  • 三、劳乃宣法哲学思想评析32-45
  • (一)重新认识劳乃宣整个理论体系32-33
  • (二)法律移植与法制变革的本土性问题33-38
  • 1.法律的权威的本土来源33-35
  • 2.法律移植、法制变革不能破坏道德35-36
  • 3.收回治外法权不是变法目标36-37
  • 4.国家主义不是变法目标37-38
  • (三)平等伦常价值观之辨38-45
  • 1.劳乃宣所言的伦常的文化问题38-39
  • 2.价值观具有文化属性39-43
  • 3.劳乃宣的文化自信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本文编号:853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853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