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的核心内涵——兼论中国古代何以存在“法治思维”雏形
发布时间:2017-09-16 08:36
本文关键词:“法治思维”的核心内涵——兼论中国古代何以存在“法治思维”雏形
【摘要】:"法治思维"的内涵一定程度上与法治的内涵相重合,以至上的公意要素对权力的运行进行限制是"法治思维"基础性的核心内涵,是判定"法治思维"的基本依据。中国古代社会并非绝然不存在"法治思维"的雏形。中国古代关于"天""道""理"永恒法的思想、"民本"至上的自然法思想、"祖训"至上的习惯法思想及以"礼"为代表的行为规范思想,事实上均以不成熟的"法治思维"雏形的方式表达出对当时君权进行限制的尝试。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 限权 法文化
【基金】:中国法学会重大研究项目(CLS2011A04) 华东理工大学法理学研究项目(WT2014002)
【分类号】:D909.2
【正文快照】: 对法律思维的研究,学者已就其特征、内涵等多方面做了较充分的说明。相比法律思维,“法治思维”在我国从提出到现在的时间并不长,研究中分歧较多,对如何评价中国古代“法治思维”的问题认识也不一致。而这些分歧又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法治事业的发展。本文就“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邱成梁;;可辩驳思维与法治的系统优化[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邱成梁;;法律中的可辩驳思维与法治[J];研究生法学;2014年01期
3 胡宇清;李蓉;张遂;;裁判思维过程的认知心理学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陈程;;基于思维可视化技术的法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究[J];才智;2014年11期
5 李文静;;实然法与应然法视角下的法治思维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17期
6 任海生;;谈谈用形式逻辑论证证据性质的作用[J];法学杂志;1983年04期
7 ;[J];;年期
,本文编号:862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86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