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纯正不作为犯实质义务来源的品格矫正——基于法益保护与规范维持贯通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不纯正不作为犯实质义务来源的品格矫正——基于法益保护与规范维持贯通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法益保护 规范维持 二元实质标准 密切的信赖共同体 临时的危险共同体
【摘要】:面对不纯正不作为犯实质义务来源扩张的品格危险,应立于违法二元论的立场之上建构作为义务的二元实质标准对其进行品格修正。将法益保护与规范维持相贯通,实现事实考察与规范判断的双重关注。在因果关系支配可能性阶段,以法益保护为基点进行事实判断,考察作为义务成立的前提条件;在社会团结义务之合理信赖阶段,以规范维持为基点进行价值衡量,考察作为义务成立的实质基础。通过事实考察与规范衡量的双层过滤,确立密切信赖共同体的作为义务与临时危险共同体的作为义务。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大学犯罪研究所;
【关键词】: 法益保护 规范维持 二元实质标准 密切的信赖共同体 临时的危险共同体
【分类号】:D91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缘起不纯正不作为犯问题,在历经百年探讨之后仍存诸多困惑,被学界称之为“未解之题”。困惑在于解释“无中生有”的行为性与原因力之疑难,以及调和罪刑法定之不易。“不真正不作为犯第一位重要的问题就是保障人的地位问题,”〔1〕也即如何构建作为义务的来源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兴培;李芬芳;;见死不救旁观者是否构成犯罪及救助义务探析——以一起“出租车司机弃置伤者致其死亡案”为切入点[J];东方法学;2013年03期
2 贾健;;法益还是规范:见危不助究竟侵害了什么?——以德国刑法典323条c为基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陈兴良;;作为义务:从形式的义务论到实质的义务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褚丽;彭凤莲;;道德与法律冲突的深层原因及消解的基本理路[J];求索;2013年12期
2 袁爱华;李克艳;;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问题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3年03期
3 邓文香;罗慧敏;;关于“见危不救”入刑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10期
4 李世阳;;实质的作为义务论——立足于德日学说史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12年02期
5 叶慧娟;;特定主体不予救助行为入罪之法律分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义年;;见危不救不宜入罪的三维思考[J];东疆学刊;2010年03期
2 李进平;;见危不救犯罪化的法哲学阐释[J];河北法学;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众;奸淫幼女的处罚:在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之间的抉择[J];政治与法律;2004年02期
2 姚贝;王拓;;法益保护前置化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1期
3 吕英杰;;风险刑法下的法益保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4 黄栓成;;非婚受孕胎儿的法益保护[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年03期
5 赵星;;法益保护和权利保障视域中的环境犯罪立法与解释[J];政法论坛;2011年06期
6 官玉琴;;离婚妇女身份法益保护问题研究——基于男女平等法律制度的考量[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苏永生;;论我国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新解[J];法商研究;2014年01期
8 米恒;;我国刑法机能的价值定位[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马聪;;刑法机能模式及当代中国之选择[J];刑法论丛;2009年02期
10 陈鑫;;侵权法的法益保护[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乐欣;以法益保护为核心建立刑法学体系[N];检察日报;2003年
2 华侨大学法学院 赖隹文;“私了”后被害人改变陈述是否包庇[N];检察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893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89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