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制度对区域一体化融合功能的法社会学分析——以欧盟竞争法为例
本文关键词:竞争制度对区域一体化融合功能的法社会学分析——以欧盟竞争法为例
【摘要】:竞争制度在内容上作为市场经济核心制度可以包容不同政治分歧,在机制上其共益、平等、民主、渐进、公正的机制特点十分契合不同合作主体的利益协调,在适用上其抽象的技术性规则又具有灵活性并留存价值评判空间,在效应上其制度带来的经济发展扩张性可以实现功能外溢。竞争制度发挥作用的原因符合国际关系学"国际利益论"、"合作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解释。我国两岸合作亦可从经济竞争领域内制度拓展,在两岸领导人的"顶层设计"竞争制度合作框架之下,分层次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竞争制度 区域一体化 融合 法社会学
【基金】:广东省教育厅“后ECFA时期两岸经济建构竞争机制研究”2012WYM_01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052
【正文快照】: 区域一体化是区域成员关系高度融合的表现,是成员间权力配置、利益协调和意志共识的结果。成员间的利益共赢性与协调机制的融洽性决定着一体化的融合程度和稳定状态。借由制度的稳定和自治特点达成机制化区域合作模式,其融合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功能性合作。竞争制度作为市场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世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法社会学构思[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9期
2 姜帆;张霁雪;;全球化视野下的法社会学[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3 胡平仁;;法社会学的百年历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陈虎;;法社会学实证研究之初步反思——以学术规范化与本土化为背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5 宫进;;论西方法社会学之流变[J];山东审判;2007年03期
6 颜毅艺;;法律的自治与开放——当代美国法社会学方法论变革导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5期
7 郝文娟;李旭燕;;论中国的法社会学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2期
8 颜毅艺;;论本科法社会学教学的课程安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3期
9 张凌鹰;;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概要及其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2期
10 张秋娇;;法社会学的法价值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汤唯;冯勇;;法社会学在中国二十世纪初之演化[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2 胡勇;;古村土地资源纠纷的法社会学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其才;法社会学的中国化[N];检察日报;2011年
2 季卫东;法社会学有必要重视金融问题[N];检察日报;2014年
3 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 谢可训;解读“诉讼爆炸”的几个法社会学公式[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王波;城市的归城市,,农村的归农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张建;重视作为方法的法社会学[N];法制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郭潇雅 吴运亮;深入基层追问“法律是什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记者鲁小彬 通讯员张建;需挖掘传统文化法治元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汤唯;法社会学在中国[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杜健荣;卢曼法社会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征宇;探源法社会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善根;法社会学理论资源的梳理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际红;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探析[D];湘潭大学;2006年
4 李文锋;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思想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娄曲亢;法社会学名词在中国语境下的变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于妙妙;反传统的纯粹法社会学[D];山东大学;2007年
7 罗冠男;论纯粹法社会学之行为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8年
8 韩冰丽;作为科学的法社会学[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9 张翠松;哈贝马斯法社会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师帅;农民土地问题之法社会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22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92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