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野下的乡土司法
本文关键词:法治视野下的乡土司法
【摘要】:作为中国法治发展组成要素的乡土司法,与城市司法有所差异。其纠纷主体的熟悉性,社会关系的交错性,案件类型的细碎性,诉讼缘起和追求目标的不完全理性,使其更加追求实质正义。"赤脚法官"和"赤脚律师"是乡土司法的主角,乡土社会的力量会影响乡土司法的运作。乡土社会办案法官素养的综合性,诉讼程序的相对灵活性,立案、审判和执行的兼顾性,法律渊源的多样性,诉讼语言的大众性,法律产品的模糊性等都是乡土司法的特征。在乡土社会,法官不仅要坐堂问案,而且要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支撑,为减少法律纠纷做出贡献;不仅要在法庭上问案、断案,而且还要实现"社会控制";同时要尽力维护邻里和睦,注重立案、审判与执行的有机衔接等。总之,乡土社会的现状,决定了中国法治、司法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城乡二元差异格局,而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推进法治。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 乡土司法 乡土社会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能动与中国特色司法发展道路的探索”(项目编号:10BFX05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05
【正文快照】: 一、法治与社会转型中的“乡土中国”(一)城市和乡村 60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在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过程中,调查并思考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重要问题。在此追问下,他探索性地概括了当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并从具体社会生活中提炼出了“乡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曙,陈俊康;程序法改革与中国的乡土社会[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黄伟文;;乡土社会中的法与理——一次乡村调查引发的思考[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斐;;当代乡土社会的规则冲突及其演变——以一起乡民诉讼为例[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4 杨海莲;;浅议乡土社会与法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任文娟;黄丽瑶;;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J];法制与社会;2009年24期
6 乔喜英;;乡土社会与现代法治的融合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0年27期
7 穆红琴;;浅议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习惯——以一起林地纠纷案为分析视角[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梁晋;;乡土社会中国家法的尴尬[J];商;2013年02期
9 李龙颜;;刍议乡土社会发展[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4期
10 董建辉;徐雅芬;;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吗?[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裕富;;村规民约的效力:道德压制,抑或法律威慑[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岭;乡土社会的法治尴尬[N];中国妇女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斌彦;后乡土社会国家法角色定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志永;乡土社会法律缺失的理性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吕瑛;乡土社会秩序建构中的国家法权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杨彬;论中国乡土社会变迁中国家法权威的重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彩云;转型期中国乡土社会的法律意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穆欠霞;论我国乡土社会纠纷解决理念的转换[D];辽宁大学;2010年
7 刘学武;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法治路径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钱宇春;论新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背景、特征及其路径[D];江苏大学;2010年
9 朱智毅;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传播与“法治”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袁雪霞;乡规民约及其法治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62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96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