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8 12:16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跨国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国际劳动合同纠纷也不断增加。国际私法与时俱进,将劳动合同法律冲突纳入其调整范围,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制定或修改国际私法时,都订入了劳动合同法律冲突规范,特别是1980年《关于合同之债法律适用的公约》及由其转换而来的《罗马条例Ⅰ》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我国,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也订入了劳动合同法律冲突规范,这是我国立法首次针对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制定冲突规范,为我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劳动合同脱胎于传统民事合同,但受到较多的国家强制,因此与传统民事合同有许多不同之处。为此,许多国家的国际私法针对劳动合同制定了专门的冲突规范。劳动合同冲突规范与传统合同冲突规范有许多不同之处,具有一定特色。就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总结其共性,发现其特色,可以丰富合同冲突法理论。除引言外,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国际劳动合同法律冲突的基本理论问题。国际私法所调整的劳动合同是国际劳动合同,具有国际因素,即它的诸因素中至少有一个因素与外国有联系。依要素分析法来看,即是劳动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至少...
【文章页数】:17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劳动合同法律冲突及解决
第一节 国际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雇佣合同辨析
二、国际劳动合同的产生
第二节 国际劳动合同法律冲突
一、各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不同
二、各国人民在相互交往中结成国际劳动关系
三、各国在一定范围内承认外国人在内国的劳动法律地位
四、各国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劳动法律在内国的域外效力
第三节 劳动合同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
一、冲突法方法
二、实体法方法
第四节 国际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三重目标
一、冲突正义:适用与劳动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二、实体正义:适用对劳动者有利的法律
三、私法自治: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第二章 意思自治原则对国际劳动合同法律选择的适用
第一节 意思自治是确定国际劳动合同准据法的重要原则
一、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到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标准
第二节 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范围
一、法律选择条款或协议的效力
二、劳动合同的形式有效性
三、劳动合同的实质有效性
四、劳动合同无效的后果
五、劳动合同的内容
六、劳动合同的解释
七、违约后的救济
八、诉讼时效
第三节 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方式和适用时间
一、劳动合同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
二、劳动合同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时间
第四节 意思自治的“失真”与规制
一、意思自治“失真”之外化及缘由
二、意思自治“失真”之规制
第五节 意思自治适用之限制
一、对意思自治限制之原因
二、空间限制
三、时间限制
四、内容限制
第三章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劳动合同法律选择的适用
第一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模式与限制
一、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流变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模式
三、对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的限制
第二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政策分析
一、传统冲突法价值目标
二、当代冲突法政策目标
第三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要素分析
一、量的分析与质的分析
二、特征性履行
三、特定连结点分析
第四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与劳动者利益保护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一、最密切联系原则与劳动者利益保护的冲突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与劳动者利益保护之协调
第四章 国际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强制性规则
第一节 强制性规则是国际劳动合同冲突规范适用的限制
一、强制性规则概述
二、劳动法领域强制性规则存在的缘由
第二节 强制性规则的适用
一、强制性规则的分类及适用
二、强制性规则的适用标准
第三节 强制性规则的内容及查明
一、强制性规则的内容
二、外国强制性规则内容的适用方式与查明责任分配
三、强制性规则的干涉效力
第五章 我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实践与制度完善
第一节 我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规章关于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我国内地就业的规定及评析
二、《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关于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及评..·124
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关于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制度及评析
四、晚近我国完善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成果简评
第二节 《法律适用法》及其解释关于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述评
一、《法律适用法》关于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述评
二、《〈法律适用法〉解释(一)》关于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述评
第三节 完善我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外国法查明途径的拓展与革新[J]. 王贵枫.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6(01)
[2]工作时间基准的体系构造及立法完善[J]. 王天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3]论劳动法上的强制性规范[J]. 孙国平. 法学. 2015(09)
[4]我国国际私法中弱者保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袁发强. 法商研究. 2014(06)
[5]外国法为何难以查明——基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0条的实证分析[J]. 林燕萍,黄艳如. 法学. 2014(10)
[6]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对法院适用国际条约的影响[J]. 许军珂. 法学. 2014(02)
[7]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意思自治原则”的晚近发展——《海牙国际合同法律选择原则》述评[J]. 刘仁山. 环球法律评论. 2013(06)
[8]劳动权利能力的三重限制[J]. 叶姗. 环球法律评论. 2013 (04)
[9]“直接适用的法”在我国的适用——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解释(一)》第10条[J]. 刘仁山. 法商研究. 2013(03)
[10]国际私法中强制性规范的界定——兼评《关于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0条[J]. 卜璐. 现代法学. 2013(03)
硕士论文
[1]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探析[D]. 赵晶.河北大学 2013
[2]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 薛童.中国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51651
【文章页数】:17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劳动合同法律冲突及解决
第一节 国际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雇佣合同辨析
二、国际劳动合同的产生
第二节 国际劳动合同法律冲突
一、各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不同
二、各国人民在相互交往中结成国际劳动关系
三、各国在一定范围内承认外国人在内国的劳动法律地位
四、各国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劳动法律在内国的域外效力
第三节 劳动合同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
一、冲突法方法
二、实体法方法
第四节 国际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三重目标
一、冲突正义:适用与劳动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二、实体正义:适用对劳动者有利的法律
三、私法自治: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第二章 意思自治原则对国际劳动合同法律选择的适用
第一节 意思自治是确定国际劳动合同准据法的重要原则
一、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到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标准
第二节 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范围
一、法律选择条款或协议的效力
二、劳动合同的形式有效性
三、劳动合同的实质有效性
四、劳动合同无效的后果
五、劳动合同的内容
六、劳动合同的解释
七、违约后的救济
八、诉讼时效
第三节 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方式和适用时间
一、劳动合同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
二、劳动合同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时间
第四节 意思自治的“失真”与规制
一、意思自治“失真”之外化及缘由
二、意思自治“失真”之规制
第五节 意思自治适用之限制
一、对意思自治限制之原因
二、空间限制
三、时间限制
四、内容限制
第三章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劳动合同法律选择的适用
第一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模式与限制
一、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流变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模式
三、对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的限制
第二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政策分析
一、传统冲突法价值目标
二、当代冲突法政策目标
第三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要素分析
一、量的分析与质的分析
二、特征性履行
三、特定连结点分析
第四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与劳动者利益保护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一、最密切联系原则与劳动者利益保护的冲突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与劳动者利益保护之协调
第四章 国际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强制性规则
第一节 强制性规则是国际劳动合同冲突规范适用的限制
一、强制性规则概述
二、劳动法领域强制性规则存在的缘由
第二节 强制性规则的适用
一、强制性规则的分类及适用
二、强制性规则的适用标准
第三节 强制性规则的内容及查明
一、强制性规则的内容
二、外国强制性规则内容的适用方式与查明责任分配
三、强制性规则的干涉效力
第五章 我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实践与制度完善
第一节 我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规章关于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我国内地就业的规定及评析
二、《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关于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及评..·124
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关于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制度及评析
四、晚近我国完善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成果简评
第二节 《法律适用法》及其解释关于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述评
一、《法律适用法》关于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述评
二、《〈法律适用法〉解释(一)》关于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述评
第三节 完善我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外国法查明途径的拓展与革新[J]. 王贵枫.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6(01)
[2]工作时间基准的体系构造及立法完善[J]. 王天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3]论劳动法上的强制性规范[J]. 孙国平. 法学. 2015(09)
[4]我国国际私法中弱者保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袁发强. 法商研究. 2014(06)
[5]外国法为何难以查明——基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0条的实证分析[J]. 林燕萍,黄艳如. 法学. 2014(10)
[6]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对法院适用国际条约的影响[J]. 许军珂. 法学. 2014(02)
[7]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意思自治原则”的晚近发展——《海牙国际合同法律选择原则》述评[J]. 刘仁山. 环球法律评论. 2013(06)
[8]劳动权利能力的三重限制[J]. 叶姗. 环球法律评论. 2013 (04)
[9]“直接适用的法”在我国的适用——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解释(一)》第10条[J]. 刘仁山. 法商研究. 2013(03)
[10]国际私法中强制性规范的界定——兼评《关于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0条[J]. 卜璐. 现代法学. 2013(03)
硕士论文
[1]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探析[D]. 赵晶.河北大学 2013
[2]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 薛童.中国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51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65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