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特征性履行方法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特征性履行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特征性履行是大陆法系合同冲突规则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规定了我国涉外合同的冲突规则,但因其条文原则性强,且较以往国内法规定有较大不同,,引发了学者关于第41条特征性履行方法地位的争议,主要表现为“转换观”与“未转换观”两种学者观点间的对立和冲突。本文从特征性履行的核心问题以及理论、立法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特征性履行的制度价值,并结合国内外立法状况及实践需要剖析《法律适用法》对特征性履行方法所采取“转换观”模式,最后放眼未来,提出完善我国涉外合同冲突规则体系的建议,即通过完善合同种类划分、制定特征性履行一般规则、明确特征性履行方法与最密切联系原则关系、具体化最密切联系原则以及增加电子商务合同法律适用规定等构建涉外合同意思自治之外“特征性履行具体规则——特征性履行一般规则——替代、补缺的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法律适用体系。
【关键词】:特征性履行 第41条 合同冲突规则 最密切联系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1 特征性履行方法概述8-18
- 1.1 特征性履行方法的概念8
- 1.2 特征性履行方法的理论渊源及制度价值8-15
- 1.3 特征性履行的立法发展15-18
- 2 特征性履行理论在我国立法及实践中的应用18-27
- 2.1 《法律适用法》施行之前的特征性履行方法18-20
- 2.2 《法律适用法》第 41 条之特征性履行方法20-21
- 2.3 对第 41 条特征性履行方法的争议及评析21-27
- 3《法律适用法》第 41 条的立法完善27-35
- 3.1 对于合同种类的划分进行完善27-28
- 3.2 制定特征性履行方法一般规则28-31
- 3.3 明确特征性履行方法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关系31-32
- 3.4 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条件及确定方法进行具体化32-34
- 3.5 增加关于电子商务合同的特殊规定34-35
- 结语35-38
- 参考文献38-40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40-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珍;;论法律选择中的替代条款——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J];北方法学;2011年06期
2 汤立鑫,于芳;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具体运用——如何确定最密切联系地[J];当代法学;2002年06期
3 陈卫佐;;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中国特色[J];法律适用;2011年11期
4 孙吉;;特征性履行在中国的立法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14期
5 陈蔚云;;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合同冲突法立法中地位的嬗变——兼议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发展趋向[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6 卞晓琦;;国际私法中“特征性履行理论”新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7 王晓燕;;对“特征性履行理论”的再认识[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李凤琴;;欧盟合同之债法律适用制度的新发展[J];时代法学;2010年02期
9 申婷婷;;中国司法实践中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问题——兼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运用[J];理论界;2011年08期
10 张斯;;欧盟合同法律适用中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新发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承志;美国冲突法重述晚近之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特征性履行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40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