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基于循证矫正解析的我国社区矫正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7 04:29

  本文关键词:基于循证矫正解析的我国社区矫正问题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循证 循证矫正 社区矫正


【摘要】:本文借鉴循证社区矫正为我国社区矫正所用,认为提高我国社区矫正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我国社区矫正走向成熟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循证 循证矫正 社区矫正
【基金】:作者主持的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区域经济联合基金项目:社会建构论下社区矫正研究(201205012)的最终成果 作者参与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我国社区矫正中人身危险性评估研究(11YJA82004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8
【正文快照】: 解开循证的面纱:方法论的一种“循证”本就是为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循证”:循,遵循或根据的意思;证,即为证据。这一方法论简言之是遵循或根据证据的方法。我们在从事任何工作,如矫正工作,我们要关注决策的过程,矫正过程的依据是什么,换句话就是得出结论,选择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门头沟区 接收首例社区矫正对象[J];社区;2004年12期

2 范燕宁;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适用意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11期

3 焦守强;关于建立社区矫正协管员队伍的探索[J];中国司法;2005年08期

4 吴宗宪;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种类与名称[J];中国司法;2005年12期

5 王英杰;;内蒙古奈曼旗顺利实施社区矫正[J];人民调解;2006年04期

6 李丹;;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建议为社区矫正立法[J];人民调解;2006年05期

7 张立平;;山东省滕州市社区矫正工作在探索中稳步推进[J];人民调解;2006年05期

8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开设“社区矫正专业”[J];人民调解;2006年09期

9 ;采取四项措施 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J];人民调解;2006年10期

10 吴宗宪;;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区矫正的模式探讨[J];中国司法;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和华;叶利芳;;我国社区矫正操作规程的规范化与不足[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2 马兵;;整合非规范性社会资源 完善社区矫正执行机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王强;;“司法e通”打造和谐司法 人性司法[A];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C];2010年

4 陆放;;助力社区矫正 促进社会和谐[A];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C];2010年

5 白红霞;;一例社区矫正适应不良案例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韩东升;;对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监督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的探索[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李宏芳;;引入社工人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谈贵州社区矫正人才队伍的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曾昶明;;对社区矫正的工作探讨[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9 龙光明;;依法办案 以情待人-----法院参与社区矫正的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10 钟剑兴;;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之代;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展开[N];黄山日报;2007年

2 本报法律组;哪些罪犯可以获得“社区矫正”待遇?[N];检察日报;2007年

3 郑弋 白玉博;南京:社区矫正对象三年“零犯罪”[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沈思新 郑弋;“四个加强”推进全省社区矫正工作[N];江苏法制报;2007年

5 余卫邋传法;社区矫正制度应予完善[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记者 郭兆旭;狠抓社区矫正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N];莱芜日报;2007年

7 记者 于晶华;市政协视察组对我市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调研[N];辽源日报;2007年

8 记者 朱晓露邋通讯员 施勤志 徐卫东;一社区矫正对象表现不好被收监[N];南京日报;2007年

9 杨超 李峰;莫让社区矫正成“纸上空文”[N];宁夏日报;2007年

10 戴谦邋李林;规范社区矫正运行机制[N];青岛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维;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胡承浩;中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4 王顺安;社区矫正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唐斌;禁毒非营利组织及其运作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6 孙辉;上海社区矫正中的第三部门参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智元;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邵坤;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董适;中国城市社区矫正社团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牛守强;律师与社区矫正[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褚晓玲;社区矫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林政;论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保障[D];苏州大学;2010年

7 於建;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及其实施主体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林婷婷;我国社区矫正中的心理矫治工作探讨[D];江苏大学;2010年

9 赖莉青;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贺启林;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6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46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