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刑事风险与防控
本文关键词: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刑事风险与防控
更多相关文章: 企业家及其企业 刑事风险 类型与成因 防范应对
【摘要】: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刑事风险是指企业家及其企业的未来因可能发生的刑事犯罪或卷入刑事诉讼而遭受的失败或负面影响,可分为因刑事犯罪引发的风险、因刑事诉讼引发的风险或未然刑事风险、已然刑事风险等各种类型。企业家自身的素养、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外部的法治环境、外部的关系协调等是形成这种风险的内外因素。企业家及其企业对未然的刑事风险应未雨绸缪,积极防范和化解;对已然的刑事风险应沉着理性,依法予以应对,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作者单位】: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企业家及其企业 刑事风险 类型与成因 防范应对
【分类号】:D917.6
【正文快照】: 一、企业家及其企业刑事风险问题的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史就是我国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创业史、开拓史。然而,纵观这一发展历程,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和问及巅峰的明星企业不少因遭遇刑事风险而从兴盛走向衰败。据有关统计,我国2010~2012年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王圣扬;夏珍珍;;论中国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郭世杰;;论“监企合一”与我国监狱职能的实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李婷;次道德现象及其刑事法理依据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郭哲;;对“见死不救”的法理学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革;阎耀军;;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熊春泉;童春荣;;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余琼;刘柳;;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从港府与媒体的关系中得到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克中;徐亚芬;万奎;杨丽萍;;基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于艳玲;高等院校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健;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与预警平台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婷婷;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9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49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