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7:13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市民化 政府责任


【摘要】: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史,不难看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及物质基础。自工业大革命之后,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就业,最终成为城市公民。这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所以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变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方面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已初步实施,各项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从无到有,其各项合法权益开始受到保护,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亦受到普遍重视等等。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各种历史及现实原因,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管理方式的滞后,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复杂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地方政府应该如何面对这些社会问题,如何使城市中农民工的身份迅速得到转变,从而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政府责任视角出发,运用规范分析、文献分析、数据实证等方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深入探索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责任的缺失及其原因,并力图为加强我国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责任提供相关对策。 本文共有五个章节: 第一章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其次是对重要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叙述,目的是在文章之初构建起理论框架,为之后的论述奠定基础;再次论述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得出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必要性及现实基础;接下来是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进行论述,分别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分析政府失责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探索其失责原因,点明解决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就是政府失责,所以加强政府责任就成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根本方法;紧接着的第五章承接上一章,具体论述加强政府责任的相应对策,依次从公共政策供给、管理模式转变以及服务意识提升三大方面提出了十二点具体措施;文章的最后部分是结语,对本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一方面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具有新时代的新特点,要想使之妥善解决,就必须加强政府的相关责任,发挥其主导作用,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迅速有效的推动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最终完成城市农民工的身份转换。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从现有的关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资料来看,其视角多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着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性支持对策,缺少从政府责任角度寻求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将结合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现状,从政府责任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在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失责的深层次原因及相应对策:其次在应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缓慢的对策中,本文在第五章中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责任、公共管理责任、公共服务责任三大方面依次展开论述,有别于以往单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各类笼统的政策,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更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农民工 市民化 政府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0;D631.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5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2-13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3-15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15-18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研究内容15-18
  • 1.4 创新与不足18-19
  • 1.4.1 创新之处18
  • 1.4.2 不足之处18-19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19-2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9-20
  • 2.1.1 农民工19
  • 2.1.2 农民工市民化19
  • 2.1.3 政府责任19-20
  • 2.2 相关理论概述20-22
  • 2.2.1 二元结构理论20
  • 2.2.2 劳动力转移理论20-21
  • 2.2.3 社会公平理论21
  • 2.2.4 公共政策理论21-22
  • 小结22-23
  • 第3章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现状23-29
  • 3.1 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历程23-24
  • 3.1.1 农民工市民化的初始发展阶段23
  • 3.1.2 农民工市民化的缓慢发展阶段23
  • 3.1.3 农民工市民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3-24
  • 3.2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24-26
  • 3.2.1 政策制度因素24
  • 3.2.2 社会环境因素24-25
  • 3.2.3 城市承载力因素25
  • 3.2.4 农民工自身因素25-26
  • 3.3 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及现实基础26-28
  • 3.3.1 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26-27
  • 3.3.2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27-28
  • 小结28-29
  • 第4章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责任的缺失29-35
  • 4.1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29-32
  • 4.1.1 政府公共制度供给责任缺失29-31
  • 4.1.2 政府公共管理责任缺失31
  • 4.1.3 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缺失31-32
  • 4.2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32-34
  • 4.2.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32-33
  • 4.2.2 城市政府管理理念的偏差33
  • 4.2.3 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诉求33-34
  • 小结34-35
  • 第5章 加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35-47
  • 5.1 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完善政府公共制度供给35-40
  • 5.1.1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加速农村非农化36-37
  • 5.1.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形成统一居民身份37-38
  • 5.1.3 建立全民社保制度,消除城乡双轨制38-40
  • 5.1.4 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40
  • 5.2 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转变政府公共管理模式40-43
  • 5.2.1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41
  • 5.2.2 着重转变管理方式,由“管制型”到“服务型”41-43
  • 5.2.3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43
  • 5.3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意识43-46
  • 5.3.1 建立规范劳动力市场,消除农民工就业壁垒43-44
  • 5.3.2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改善农民工居住环境44-45
  • 5.3.3 完善教育制度不足,提升农民工文化素养45
  • 5.3.4 推进社会文化参与,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45-46
  • 小结46-47
  •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永博;;关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几点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

3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4 吴丽萍;规范中国劳动力市场放松劳动力流动的管制[J];河北法学;2004年02期

5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组;农民市民化的趋势与国内相关理论学派的主张[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05期

6 郑月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5年09期

7 黄小军;;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博弈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2006年10期

9 胡平;简析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实现途径[J];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10 张杨珩;;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非农收入的影响——基于江苏省南京市外来农民工的调查[J];农村经济;2007年08期



本文编号:1050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50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