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发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融合与发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摘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增进社会融合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流动人口个人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层面仍存在诸多不均等现象,其原因涉及理念、机制、财政、法制等多方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流动人口的融合与发展,需要在充分认识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通过理念谋发展,机制助发展,财政促发展,法制保发展,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之间、流动人口与政府之间、流动人口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转型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研究(项目编号WE1223002)”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社会学”(项目编号:B501)资助项目
【分类号】:D631.42
【正文快照】: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使居民享有同样的权利,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强调所有居民都享有完全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是在承认地区、城乡、人群间存在差别的前提下,保障居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①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孔凡河;袁胜育;;困境与进路: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2 孙德超;毛素杰;;农民工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及改进途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3 黄匡时;王书慧;;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黄桂荣;;从管理体制创新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岭南学刊;2012年04期
5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6 陈丰;;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年06期
7 郭小聪;刘述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境与出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晓飞;邹滨;;农民工城市融入最新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2 董章琳;张鹏;;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1032名农民工的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王慧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4 陈成文;廖文;;回顾与展望:制度社会学视野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进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5 吴祁;陈正锋;;农民工的主动与被动社会参与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黄匡时;嘎日达;;“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J];西部论坛;2010年05期
7 刘建娥;;从欧盟社会融入政策视角看我国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8 梁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住房需求问题的研究——基于城市融入的视角[J];城市观察;2011年02期
9 田红星;;职业学校外来务工子女社会融合对策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3期
10 郭秀云;;风险社会理论与城市公共安全——基于人口流迁与社会融合视角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元伟;;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相互融合之研究——来自上海公办初中学校的经验证据[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吴新慧;;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萌萌;;“打工子弟城市学习与探索”项目研究[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4 谢欣梅;周乐;;北京重点行业外来务工人员生活需求规划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5 黎智辉;;基于社会融合视角的城市正式移民“半城市化”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沈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问题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7 尚瑾;;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困境研究——以“温江村”砍手党事件为例[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8 闫晓璐;苟倩莹;易青松;;空间规划视角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文杰;适应中国人口流动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5 卜晓军;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6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吴乐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失衡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颜明权;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社会公正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雒庆举;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10 赵丽丽;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松涛;试论基层政府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军;不同居住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林赛;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转移行为实证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娴;来沪人员社区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黄洪霖;过云的家,现在的家,未来的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宗一;困境与出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晶晶;基于政府责任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舒宁;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区城市更新的社会绩效评价[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9 孔令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群体满意度的差异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浩池;转型期零工的社会融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匡时;;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回顾与展望[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2 董旭楠;;世行报告:中国基尼系数列85位[J];数据;2006年09期
3 宋小宁;苑德宇;;公共服务均等、政治平衡与转移支付——基于1998—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4 刘溶沧,焦国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J];财贸经济;2002年06期
5 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6 贾康;;区分“公平”与“均平” 把握好政府责任与政策理性[J];财政研究;2006年12期
7 李强;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伍先江;;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10 王海青;;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迟福林;[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祥进;;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难点及对策[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04期
2 陶宝金;;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01期
3 ;中共张掖市委办公室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J];张掖政报;2009年08期
4 金诚;;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均等化及其实现途径——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中共苏州市委办公室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苏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J];苏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10期
6 于志刚;韩雪;闫佳宁;刘向乐;;论河北省流动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河北企业;2011年04期
7 厦门市委党校课题组;;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促进厦门和谐社会建设[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张冬苹;薛妮;;浅析现行户籍制度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9 黄政合;孙晓倩;;构建和谐社会须解决好城市流动人口问题[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伍先江;;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瑞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致力构建和谐广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毕瑞华;;建设中国基本公共消防安全服务均等化模式研究[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红雁;“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N];西藏日报(汉);2011年
2 文新军;我市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N];桂林日报;2008年
3 罗旭;我国流动人口服务水平显著提高[N];光明日报;2007年
4 记者 张启民 通讯员 董艳伟 宋凤杰;铁南街道办事处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N];赤峰日报;2007年
5 尹娜;大港:流动人口获多项优待[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6 王比学;流动人口政策:“重管理”转向“重服务”[N];人民日报;2007年
7 琚宏;山西将逐步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N];科学导报;2008年
8 徐灿;要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公共服务体系[N];人民公安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凯;太原,向60万流动人口敞开“宜居”大门[N];太原日报;2008年
10 孙春英;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民本化”探索[N];法制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丽红;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杨文杰;适应中国人口流动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华雯文;社会保障:规避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机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士威;上海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D];复旦大学;2009年
2 蒋逸琦;常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高向军;常熟市流动人口生活现状、主要困境与管理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罗华;拉萨市流动人口现状、管理及对策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刘颖;北京市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肖伟;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创新[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琼;城市户口的社会福利承载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许丹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9 曾德盛;试探索一元户籍制度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代磊;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制度建设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40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4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