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在社区矫正实施中的性质及定位
本文关键词:缓刑在社区矫正实施中的性质及定位
【摘要】:随着社区矫正的逐步实施与完善,一些理论上尚未厘清的模糊问题日渐显现。如长期以来理论界关于缓刑性质的认识,将缓刑"有条件不执行"界定为刑罚未执行等,造成解释的困难和理论的混乱,破坏了刑罚理论体系的统一。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缓刑均具有明显的刑罚执行的特征。缓刑"有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并不意味缓刑不具有刑罚惩罚性。社区矫正体现了刑罚个别化和教育刑思想,本身具有惩罚性与恢复性特征,因此,矫正过程中的公益劳动、法制教育、心理辅导等均是处罚和教育方式的复合。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内接受必要的惩罚,才能感受法律的威严,从而对其犯罪行为有所补偿,恢复犯罪人与被害人及社会之间的正常秩序。缓刑作为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措施应从理论上加以明确。
【作者单位】: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24.13;D926.8
【正文快照】: 自社区矫正引进以来,经历了从试点、全面试行以及写入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过程。随着社区矫正的全面实施,理论和现实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关于社区矫正的性质,学术界和实务界曾提出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的执行措施,是犯罪矫正方式等观点。目前,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刑罚的执行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晖,周卫军;缓刑的刑罚谦抑性考察──兼缓刑的发展趋势探究[J];当代法学;2001年07期
2 黄京平;陈鹏展;;缓刑执行说之论证——以“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为切入点[J];法学评论;2006年04期
3 李德友;;社区矫正性质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李怀胜;;禁止令的法律性质及其改革方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新林;;论前科消灭制度的正当性根据[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2 胡剑;;死缓制度废除论[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刘湘蓉;;探寻我国缓刑制度司法层面的完善路径[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9期
4 胡建军;论我国刑事诉讼不利益禁止变更[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胡陆生;杨开江;;死刑废除的国际要求与反思[J];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6 付强;;前科消灭的概念研析[J];当代法学;2011年02期
7 邓文莉;;“两极化”刑事政策下的刑罚制度改革设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王振;;刑罚目的的新思维:积极一般预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曲伶俐;;我国刑罚结构之实然与应然[J];东岳论丛;2006年03期
10 张光君;刑事法治语境中的民愤与审判——在刑事法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边缘处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宪权;吴允锋;;和谐社会语境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贯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韩旭;;论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诉讼程序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杜建国;韩骏;;正确理解和运用以严济宽刑事策略手段探讨——以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张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中国刑罚制度改革[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蒋怡琴;;刑法禁止令的现实困境与解决——以构建审前社会调查制度为进路[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6 任峥;赵东方;;论我国罚金刑执行体系的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吴晓霏;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国章;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及实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房丽;数罪并罚限制加重原则之解构[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明;量刑基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廖斌;监禁刑现代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陈磊;商业瞒骗走私犯罪刑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周娅;短期自由刑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彭哲;行刑社会化视野下的缓刑[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检察工作[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刚;自首司法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小娟;渎职犯罪法定刑配置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赵玲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汪庆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姚献忠;预防重新犯罪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谭斌华;我国在缓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慧云;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立法完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文杰;关于剥夺政治权利与缓刑[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年Z1期
2 罗明,齐桂英;对缓刑期满后重新犯罪者也应从重处罚[J];人民检察;1997年01期
3 黄京平,杜强;余罪自首成立要件解析[J];政法论坛;2003年05期
4 冯亚东;;罪刑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谈罚金刑在中国现阶段之适用[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皇甫长城;[N];检察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玉胜;沈玉忠;;行刑一体化与刑罚执行权的新配置[J];河北学刊;2008年01期
2 吕真;;对刑罚执行通知书在何期限送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30期
3 刘强;;试论用“社区刑罚执行”替代“社区矫正”一词的表述[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梁耀国;;关于我国监狱布局问题的思考——兼评监狱布局对刑罚执行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2年15期
5 庞玉豹;;浅析罪犯人权在刑罚执行中的保障[J];法制与社会;2013年06期
6 刘强;;建议将“社区矫正”更名为“社区刑罚执行”[J];中国司法;2013年07期
7 郭学升;浅谈刑罚执行中的减刑问题[J];政法论丛;1997年S1期
8 贡太雷;;论刑罚执行的社会化转向及其深入[J];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9 但未丽;;论市民社会参与刑罚执行之必要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沈玉忠;;服刑人员的话语权与程序正义——以刑罚执行变更为视角[J];阴山学刊;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贺政银;;刑罚执行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浅议刑罚执行法律体系和机构的改革与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2 郑导;薛伟宏;;试论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的监督——兼论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机制的改革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衣奋强;张全国;;配合“严打”斗争 搞好刑罚执行[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4 鞠晓黎;战晓军;纪晓慧;;浅析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的监督[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5 张瑞祥;;减刑制度运作的立法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6 于军锋;;对我国徒刑20年之限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7 肖惠斌;;对罪犯权益性对抗与监狱执法公正二重性的思考[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蔚寰;第一届中原刑罚执行与监管司法实务研讨会在我市召开[N];新乡日报;2010年
2 记者 郭宏鹏 黄辉;节省一半刑罚执行业务操作时间[N];法制日报;2012年
3 特约评论员 邓学平;堵上刑罚执行的监管漏洞[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4 汪振春;依法确保刑罚执行公平公正[N];人民公安报;2014年
5 ;国际研讨:刑罚执行中如何维护人权[N];检察日报;2005年
6 张平寿邋浙江省象山县检察院;判决前检举而在刑罚执行期间查实应为立功[N];检察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谢建晓 本报通讯员 左明星 娄继中;公平正义:刑罚执行的价值追求[N];河南日报;2014年
8 王婧 翟二闯;附加刑执行期间又犯罪不宜按累犯处理[N];检察日报;2006年
9 贾峰邋王海声;加大对刑罚执行和监管的监督力度[N];青岛日报;2008年
10 郭毅涛;“刑罚执行完毕”应指主刑[N];检察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艳;论刑罚执行中的人道主义[D];重庆大学;2011年
2 王慧欣;我国刑罚执行主体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高静;刑罚执行中的被害人参与[D];山东大学;2014年
4 周涛鹏;论刑罚执行权的权力性质[D];南昌大学;2014年
5 白一贺;刑罚执行政策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马士超;我国减刑制度的实践及其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赵云龙;论刑罚执行视野中的检察监督制度[D];河北大学;2014年
8 陈伟杰;论刑罚执行的人道化[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鲍欢欢;刑罚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李瑞飞;刑罚执行法律监督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1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4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