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苯丙胺电化学检测条件的优化
本文关键词:甲基苯丙胺电化学检测条件的优化
【摘要】:采用电化学方法检测甲基苯丙胺,探讨了不同扫描速度、初始浓度、pH值、电极处理温度及干扰物对检测的影响,获得了甲基苯丙胺电化学检测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工作电极为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扫描速度为50~100 m V/s,初始浓度小于100 mg/L,pH=7.0及电极处理温度为100℃时,甲基苯丙胺的检测速度最快,检测结果最好,同时干扰物对于电化学方法检测甲基苯丙胺无明显影响.
【作者单位】: 吉林警察学院刑事技术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273097)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项目(吉教科合字[2014]第629号)资助~~
【分类号】:O657.1;D918.93
【正文快照】: 甲基苯丙胺(MA)为纯白色结晶体,俗称为冰毒,与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苯丙胺(AMP)均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长期重复使用会成瘾[1].甲基苯丙胺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广泛滥用的毒品,其增长势头明显超过了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等传统的非法精神活性物质,对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晓明,谢征宇,叶建农,方禹之;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用于山梨醇及其杂质含量的测定[J];分析化学;1996年07期
2 程连弟,刘英琳,刘怡,夏平;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同时检测单胺递质及其代谢物[J];分析化学;1996年08期
3 贾文丽;刘道杰;;生物胺类神经递质的电化学检测研究进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年03期
4 杨培慧,赵秋香,蔡继业;铬(Ⅵ)存在下谷胱甘肽的电化学检测[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4年05期
5 蒋淑敏,傅承光;痕量硝基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J];分析化学;1997年03期
6 肖雪红;肖慧;;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技术及其应用[J];广东化工;2011年11期
7 金亚,罗国安;微流控芯片中超微电极的制作及其在芯片-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7期
8 徐溢;兰宇卫;熊开生;张武;;安培检测的微型全分析系统设计[J];分析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9 陈寿,吴守国,蒲国刚,汪尔康;多工作模式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系统 Ⅰ.系统的设计和研制[J];色谱;1992年03期
10 邓志威;朱尔一;王小如;黄本立;;电化学在分析联用技术中的应用[2][J];福建分析测试;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耐英;高伟;徐维;徐茂田;;不同控制电位技术在新型电化学检测系统中的输出信号比较[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周霆;王康;夏兴华;;基于非线性直流导电模型的电化学系统建模[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刚;叶明立;朱岩;;离子色谱电化学检测儿茶酚胺类物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4 张培敏;朱岩;;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件的研制及其应用[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5 王静懿;刁鹏;张大峰;项民;张琦;;基于亚微米金粒子的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鲍宁;徐静娟;陈洪渊;夏兴华;;芯片毛细管电泳中氨基酸的电化学检测[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李敬;张继超;魏辉;汪尔康;;结合化学还原与电化学检测方法同时检测Cr(Ⅵ),Pb(Ⅱ)和Cd(Ⅱ)[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袁亚仙;姚建林;马君银;顾仁敖;;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9 王升高;赵修建;李艳琼;汪建华;韩建军;王涛;;集成纳米碳管电极的电化学检测性能[A];中国化学会全国微波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黄晓晶;戈兆松;闫超;;加压毛细管电色谱-电化学安培检测系统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敏;离子色谱研究获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伟;基于界面电位检测的新型电化学检测系统研究及应用[D];西北大学;2009年
2 刘中刚;地下水中砷的金丝微电极电化学检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张文;新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脑神经科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丽红;几种中药及生物样品的液相色谱分离—电化学检测新方法[D];武汉大学;2012年
5 秦洪伟;原位细胞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对氯酚类污染物的毒性测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索志荣;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其应用[D];西北大学;2007年
7 苏会岚;纳米及生物放大技术用于构建高灵敏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小娟;MnFe_2O_4及其复合物对重金属离子电化学检测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2 万芳利;新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晟初;高酸环境中钯的电化学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姚先知;不同晶面/晶相铁氧化物对重金属离子电化学检测初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张玉梅;微流控芯片葡萄糖电化学检测系统集成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官章琼;安培/电容型农药残留电化学检测传感器及微型化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颖;高灵敏电化学核酸及核酸适体生物传感构筑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8 程涛;纳米通道电化学单分子分析检测酶分子[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9 徐帅;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PAHs的电化学检测[D];济南大学;2013年
10 徐丽丽;肿瘤细胞耐药行为研究及Bax蛋白的检测[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9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4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