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体育贿赂犯罪类型与预防对策

发布时间:2017-11-29 20:33

  本文关键词:体育贿赂犯罪类型与预防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贿赂 竞赛贿赂 非竞赛贿赂 立法 操纵比赛 类型化


【摘要】:梳理与比较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贿赂犯罪现象的类型划分,提出以贿赂动机为标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分类。宏观层面分为竞赛型贿赂和非竞赛型贿赂两个总体类型;微观层面依据贿赂手段与行为目的之间的关联性,将竞赛型贿赂划分为赌博型贿赂和非赌博型贿赂两个次类型。非竞赛型贿赂则可划分为申办比赛贿赂、竞选管理者贿赂、参赛资格贿赂三个次类型。针对类型化后的犯罪行为,从体育组织和国家两个层面制定预防对策。体育组织应制定统一的贿赂行为处罚条款,构建行政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加大行政和管理的透明度,完善运动员、教练员等参赛主体行为规范制度。国家应完善体育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利用民事、行政等手段和方式,实施惩戒和奖励相结合的治理方式。
【作者单位】: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69SS13103)
【分类号】:G80-05;D917.6
【正文快照】: 面对体育领域内纷繁复杂的犯罪现象,如何有效针对形态各异的犯罪行为,制定出不同的预防策略和打击手段,成为了体育部门和司法机关急需解决的现实难题。犯罪学中,对犯罪现象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进行类型化研究[1],继而制定预防对策的研究方法,对我们解决体育贿赂犯罪问题具有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绫泽;周亮;;犯罪类型学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王科峰;张册;杨建昆;;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效益评价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韩新君;竞技体育贿赂行为及防范对策[J];体育学刊;2005年03期

4 康均心;吕伟;;我国职业足球联赛内的贿赂犯罪[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陆诗忠;;对我国“犯罪既遂标准说”的反思——“犯罪对象侵害说”之倡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刘大元;挪用公款罪共犯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郭超;;关于结果犯未遂形态的几个问题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唐世月,贺志军;中、德污染环境犯罪的若干问题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李凌;;结合犯替代包容犯与转化犯的立法可能性探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王洪龙;;试论刑法中正当业务行为的类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付强;;论犯罪特征之间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尹卫华;王贤文;;论危险犯的积极中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陈新生;金石;;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高继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几个关系[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陈屹立;;严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实证主义的视角[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党惠娟;;试论环境犯罪客体的界定及刑法规范的相关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秀科;刘加尧;;主要国家动物福利立法概况及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潘伟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困境与出路——以《“两高三部”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郭俊峰;;以社会危害结果判定危险物品肇事罪与非法制造爆炸物罪的定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9 李欣;;网络犯罪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10 尹东华;;重大工程领域职务犯罪的制度溯源与预防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张彩红;竞技体育犯罪法律治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张现成;广州居民对亚运举办民生举措的知觉和满意度及其对凝聚力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慧玲;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余家恺;组织犯的诠释基础与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宋磊;我国死刑执行制度中若干争议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冯云;刑法中的伪造行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单莹;玩忽职守型渎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汪菁菁;破坏监管秩序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松年;非政府组织的若干法律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葛洪义;法治如何才能形成?——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个案分析及其启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陈景良;反思法律史研究中的“类型学”方法——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另一种思路[J];法商研究;2004年05期

4 程乃胜;;论类型学研究范式在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运用[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5 余松龄,文姬;控制论在犯罪人分类中的应用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闫育东,张云,谢铁兔;对我国足球、篮球裁判界“黑哨”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唐耕,胡英宗;体育商业化与北京奥运会的效益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鲍明晓;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及首都经济的深刻影响[J];前线;2001年08期

9 胡交斌;黄娟;谭克理;;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效益评析——功能主义视角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4期

10 孙有智;喻坚;;2008年北京奥运经济、社会效益研究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霞 ,付俊华;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历史考察[J];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2 刘惠楠;;刍议当代中国职务犯罪之规制——以预防为视角,以立法为主导[J];知识经济;2008年01期

3 花蕾;;网络犯罪的法学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4期

4 覃剑峰;;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和完善[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庞建兵,赵旭卿;关于我国鉴定立法的思考[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6 林仲书;;对社区矫正立法的思考和建议[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涂龙科;;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若干立法问题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4期

8 钱美兰;;社区矫正工作推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法治研究;2010年04期

9 金莲;新形势下对偷税的防范[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何承斌;计算机犯罪的立法完善及预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鲁平;;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动向及预防对策[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曾凌;;贪污贿赂犯罪趋势定量分析——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为例的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马丽娟;;青少年涉网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宋文旭;贺劲松;;农村青少年犯罪——社会的切肤之痛[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6 张明丽;;试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张志平;谢杰;;青少年性犯罪的动机类型与针对性预防措施框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鹏忠;严浩仁;;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及其预防对策——以社会代价论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东升;;27例汽车仪表板致下肢损伤法医学分析及预防对策[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鹏忠;严浩仁;;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及其预防对策——以社会代价论为视角[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辉;交警支队制定预防对策[N];阿勒泰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宝琨 通讯员 闫爽季 郭凤春;五大“危险点”诱发拆迁犯罪[N];检察日报;2010年

3 华阴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 梁满学;浅析渎职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N];西部法制报;2010年

4 胡伟荣;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分析及预防对策[N];台州日报;2010年

5 周志谦;“涉农”职务犯罪成因及预防对策[N];通辽日报;2009年

6 德保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农世泼 该院研究室主任 谭宝善;在校中学生网络犯罪的预防对策[N];法治快报;2009年

7 郭红 杨文军;侵财型犯罪呈现“四突出”[N];检察日报;2010年

8 苏太平 罗勇;浅析房产中介领域诱发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N];江苏法制报;2009年

9 兰州市公安局 席军;“两抢一盗”犯罪的成因及预防[N];甘肃法制报;2009年

10 董汝竹 龙恺 鹿寨县人民检察院;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分析及预防对策[N];法治快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嘉司;竞技体育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宏庆;邪教犯罪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王明坤;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设[D];苏州大学;2008年

3 陈瑜;社区矫正立法和制度建设的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张优东;恐怖主义犯罪现状、根源及立法完善[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李志辉;网络犯罪的惩治与预防:现状、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6 高晓峰;关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夏利明;受贿犯罪预防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艳琳;我国竞技体育中操纵比赛犯罪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9 杨涛;滨城区外来人口犯罪及其预防[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张振清;职技校生犯罪及其预防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38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238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